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官方網站

砥礪奮進新時代 同心鑄就新輝煌——黨中央、國務院邀請優秀專家人才代表北戴河休假紀實

本報記者  江 琳
2019年08月08日07:5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驟雨初歇,盛夏的北戴河告別了酷暑,愈加清爽宜人。這裡再次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8月2日至7日,受黨中央、國務院邀請,來自全國各行各業的58位優秀專家人才代表來到北戴河參加暑期休假活動。

本次參加休假的專家人才代表來自材料學、量子光學、能源工程、遺傳育種、油氣田開發等多個領域,他們中有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勞動模范和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等,他們為祖國的科學創新、社會進步、人民幸福作出了突出貢獻,他們是新時代的見証者,更是建設者。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前夕,以黨中央、國務院名義邀請各條戰線優秀專家人才代表到北戴河休假,充分顯示了中央對人才的關愛之情。

修養身心,感恩國家關懷

邀請專家暑期到北戴河休假,是黨和國家重視關心專家人才的一項制度性安排。自2000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先后邀請19批共計1000多位專家人才參加休假活動。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人才工作,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對我國人才事業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強調要真誠關心人才、愛護人才、成就人才。8月3日上午,受習近平總書記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組部部長陳希在北戴河看望慰問暑期休假專家,向大家並向全國各條戰線、各個領域的廣大專家人才,致以崇高敬意和誠摯問候。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一同看望慰問。

與各領域專家一起接受會見后,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篆刻藝術院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駱芃芃回到賓館,難掩激動,潑墨揮毫,寫下“近者悅 遠者來”六個大字。

圍站在一旁的專家中,農業農村部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趙立欣與駱芃芃算得上是“舊相識”,“在這樣的場合遇見,感到特別意外和欣喜。”趙立欣說,“以前都是從新聞中得知黨中央、國務院邀請專家到北戴河休假,這次能受到邀請,對我來說是至高的榮譽,更充分感受到國家對各領域人才的關愛。”

關注專家身心健康,是北戴河休假的一項重要內容。“各位可以說都是‘國寶’,大家的身體並不全是自己的,要細水長流,千萬別太勞累了,既然是休假,就放下手機,放下手中的工作。”大巴車上,見一些專家拿著手機聯絡工作,受邀參加休假的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高血壓中心副主任、主任醫師周憲梁急了,用對待病人的慣有幽默,提高嗓門大聲提醒。雖說讓同行人好好休假,但周憲梁自己卻不得閑,一進賓館,他就打開電腦備課。原來,每年專家休假的“規定動作”——健康知識講座,今年由周憲梁主講,主題是“心血管病的預防、保健與治療”。

沙鷗翱翔、海風習習,專家們三三兩兩在海邊漫步,享受難得的休閑時光。

被譽為“B超神探”的北京兒童醫院主任醫師賈立群陪著妻子欣賞雨后煙波浩渺的海景。為了讓到醫院就診的孩子得到及時准確救治,多年來,賈立群一直“白加黑”、連軸轉,24小時隨叫隨到,“我的工作離不開家人的支持,這些年,一直沒時間陪愛人旅游,這次我們夫妻能一齊被邀請來參加這麼高規格的休假,心裡特別感動,也滿足了我的一個心願,陪她走一走。愛人還叮囑我回到醫院后,要更加努力工作,一定會繼續支持我。”

不忘初心,追憶光輝歷程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島外打魚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毛澤東同志於1954年在北戴河寫下名篇《浪淘沙·北戴河》。來到鴿子窩公園,專家們被眼前的美景陶醉,撫今追昔,感慨萬千。

“新中國經過70年翻天覆地的巨變,真可謂‘換了人間’。”出生於1949年10月,福建農林大學農產品品質研究所教授鄭金貴是共和國的同齡人。“小時候體會過吃不飽的難受,所以從小就立志,要把農業作為一輩子的事業。”長期從事作物遺傳育種研究,他選育出谷稈兩用水稻品種“東南201”,在南方7省區廣泛推廣,“糧食安全始終是我國全局性重大戰略問題,必須將飯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裡。”

參加休假的人群中,一對穿著親子裝的母女格外引人注目。“趁著女兒放暑假,帶她一起來參加休假,讓她擴展視野,也彌補對她從小陪伴缺失的遺憾。”眼前這位說話和聲細語、溫暖謙和的專家,有著不一般的成就,她是沈陽鼓風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設計院副總工程師姜妍,她設計的我國第一台百萬噸級乙烯壓縮機,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四個具有百萬噸級乙烯“三機”設計制造能力的國家,終結了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現在,不僅國內大部分石化企業的壓縮機由我們生產,而且我們的產品還成功地進入海外市場。”姜妍自豪地說,“說實話,現在核心技術、運行效率、穩定性,我們不比任何國際巨頭差!”

站在山海關城樓上,專家們縱目遠眺,思緒萬千……“大慶油田是新中國成立10周年時發現的,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大慶油田發現60周年。”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大慶油田首席技術專家伍曉林發出感嘆。作為我國最大的石油生產基地,大慶油田被譽為世界石油開發史的奇跡。伍曉林與團隊一起研制的提升石油採收率的三元復合驅技術已達世界領先水平,平均提高採收率20%左右,“現在,我們正在加緊研究,力爭使採收率再進一步提高!”

飯桌前、車行中、海灘上,無論是年長一輩,還是青年一代,專家們不時討論著新中國成立70年來發生的歷史巨變,“能奉獻其中,並作為新時代的見証者、建設者,感到由衷的欣喜和自豪。”專家們說。

牢記使命,再創事業輝煌

在專家居住的賓館一樓大廳,迎面可見一個約兩米高的書頁造型,上面醒目地寫著“光輝歷程七十載,砥礪奮進新時代”。專家們紛紛同家屬在書頁下合影,並將照片粘貼在書頁上簽名留作紀念。一張張照片,記錄下他們濃濃的家國情懷。

書頁中的合影裡,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教授段寶岩和妻子的照片格外醒目。對“砥礪奮進新時代”7個字,段寶岩感觸頗深。作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的總體設計者之一,段寶岩及其團隊已將電子裝備機電耦合技術、光機電一體化技術推向與世界本領域並跑、某些方面領跑的水平。“關鍵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我們必須在核心技術與關鍵環節上下功夫。”從事電子機械工程科學與技術研究的段寶岩十分關注基礎學科教育,“要實現更多核心技術突破,就得培養更多的頂尖人才,加強基礎是關鍵,尤其在理工科大學,必須著力加強數學、物理、化學等基礎方面的教學與研究。”

在一隊大多頗為年長的專家團中,一眼就能辨出一個清瘦斯文的年輕面孔。雖說是“80后”,也是參加本次休假年齡最小的專家,天津市天鍛壓力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設計院副院長潘高峰的成就可一點也不小。今年3月,世界上直徑最大、重量最大的無焊縫整體不鏽鋼環形鍛件軋制成功,並將應用於我國第四代核電機組。該巨型環鍛件的坯料就是由潘高峰團隊研發的13500噸鍛造壓力機鍛造成型出來的。在潘高峰看來,愛國奮斗非常實在,“就是要弘揚勇攀科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不斷提升我國民族工業的科技含量和質量,用實力贏得國內外的認可”。

身心放鬆,但責任絲毫沒有放下。“這次休假不僅拓展了思維,也從與各領域專家的交流中感受到了祖國的強大,我將更努力地為把好‘國門’作貢獻。”中山海關技術中心研究員岳巧雲說。從英國劍橋大學學成歸國的岳巧雲,建立病媒生物DNA條形碼數據庫,創新病媒生物的檢疫技術,該技術已在全國海關口岸推廣運用,提高了輸入性病媒生物的種類鑒別力,為守好“國門”發揮了重要作用。

遠眺壯闊海面,激發奮斗豪情。經過6天的休假,專家們充足電、加滿油,大家紛紛表示,“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做愛國奮斗的模范引領者和改革創新的奮力開拓者。”站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新的歷史起點上,專家們肩扛責任,身負使命,紛紛表示要攜手同心為祖國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 人民日報 》( 2019年08月08日 01 版)

(責編:謝倩、閆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