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初心家國情——“紅色后代”李宏塔的故事
一根紅線系三代,一種家風傳初心。他的祖父,是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先驅、革命烈士李大釗。他的父親,是為黨和國家的事業忘我奉獻一生的李葆華。紅色傳承,賦予他牢記初心的政治本色、熱忱為民的一腔情懷、修身律己的優良家風。作為共和國的同齡人,無論身處何種崗位,他始終堅守共產黨人的宗旨立場,把忠誠、勤勉、質朴的身影,鐫刻在江淮大地山山水水之間。
他叫李宏塔,安徽省政協原副主席,一位優秀的共產黨員。
為民情懷
“我喜歡直接與困難群眾打交道,給群眾多辦實事好事最合我意”
革命先烈李大釗“自束發受書,即矢志努力於民族解放之事業”,在中國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把一切毫無保留地獻給黨的事業。
李宏塔的父親李葆華曾任安徽省委第一書記,他工作繁忙,很少有時間直接教誨李宏塔,但公而忘私、一心為民的模范行為,讓李宏塔看在眼裡、記在心中。
人生進退去就的關頭,最能體現一個人的初心和志向。1987年,組織擬安排在共青團工作多年的李宏塔到新的崗位。征求意見時,李宏塔毫不猶豫地選擇省民政廳。“我喜歡直接與困難群眾打交道,給群眾多辦實事好事最合我意。”李宏塔說。
2003年夏天,淮河、滁河流域發生洪災。李宏塔在災區往來奔波,衣服干了濕、濕了干,餓了啃幾口自帶的干糧。在一處大堤上,李宏塔走進受災群眾的帳篷,頓覺一股熱浪迎面扑來。他讓工作人員測量,帳篷內氣溫竟達50℃!“群眾安置絕不能有絲毫馬虎。”李宏塔立刻聯系有關部門,尋找通風條件好的安置點。直到事情有了著落,汗流浹背的李宏塔才急匆匆趕赴下一個受災鄉鎮。
一連20多天,李宏塔累瘦了,晒黑了,嗓子沙啞了,但受災群眾得到了妥善安排。一位老干部感慨地說:“從宏塔身上,我們看到了李大釗先生的革命家風,看到了革命后代的精神風採。”
2012年5月,分管省政協機關扶貧工作的李宏塔,在鳳台縣新集鎮胡崗村走訪,發現當地一所小學校舍破舊、操場泥濘,連件完整的體育設施都沒有。李宏塔很揪心,現場與地方領導商量改善辦學條件。得知資金困難,他當即表態:“錢的事我來想辦法,一定要保証新學期開學后,孩子們有個好環境,到時候我可要來看的。”回去后,李宏塔通過有關部門協調了10萬元,用於學校配套設施改造。
2012年9月開學,李宏塔如約來到學校。看到翻新的校園,他笑了。他對身邊人說:“我從不為自己的事求人,但為困難地區的孩子求回人,值!”
2013年1月,由於年齡原因,李宏塔不再擔任省政協副主席職務,但他心裡有件事遲遲放不下。“年前在宿州調研,發現並反映了當地困難群眾住房問題。”李宏塔特意叮囑省政協機關同志,“馬上過年了,你們抓緊時間去看看政策落實到位沒有。”直到有了滿意回復,他才放下心來。
務實作風
“離開公路才能了解最真實的情況,一插到底才能發現真問題”
“凡事都要腳踏實地去作,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而惟以求真的態度作踏實的工夫。以此態度求學,則真理可明﹔以此態度做事,則功業可就。”李大釗為革命事業奔波一生,求真求實是其信條。
李葆華在安徽工作期間,經常輕車簡從,下鄉下廠深入調查真實情況。
工作中,李宏塔像先輩那樣,拒絕任何形式主義,容不得一點花架子。
在民政廳工作時,李宏塔每年至少有一半時間在基層度過。很多同志知道他的“反向工作法”:下鄉不接送,直接進村入戶了解情況,再去鄉鎮、縣市座談。因為他的這種做法,各級民政部門向他匯報時,絲毫不敢摻水分。
農村不少群眾養狗,一見陌生人狂吠不止,有的同志到村口便望而卻步,李宏塔卻自有辦法。他讓車一直開到村裡道路不通的地方,下車找戶村民帶領,去低保戶、五保戶等困難群眾家中。“隻要有村裡人帶路,全村的狗都不叫了。”李宏塔幽默地總結調研經驗:隻有離開公路才能了解最真實的情況,一插到底才能發現真問題。
在困難群眾家中,李宏塔總是掀鍋蓋、查米缸、看存折,詳細了解政策落實情況。發現沒落實,立刻掏出電話本聯系當地民政部門,現場辦公解決問題。
2000年前后,安徽推行農村稅費改革,規范鄉鎮財政收支管理。此前,鄉鎮承擔了部分五保供養經費,改革后會不會影響五保對象生活?時任民政廳廳長的李宏塔十分關心,立即組織大走訪。“一定要深入摸實情,把最真實的情況反映上去,為完善改革措施提供參考。”李宏塔帶頭調研、撰寫材料,為五保對象爭取到了相關保障經費。
2008年初,李宏塔剛到省政協工作,正趕上安徽發生雪災。“新官”上任,李宏塔的頭件事就是調研雪災倒房恢復重建。連續8天奔赴3市,他踩著爛泥路,挨家挨戶查訪。午飯時間,地方同志安排就近吃個工作餐。李宏塔擺擺手,鑽進路邊小面館。“不要為吃飯這種小事耽誤時間,老百姓的事才是大事,能抓緊點就抓緊點。”李宏塔說。
“宏塔主席是個閑不住的人,到辦公室經常找不到他,因為又下基層調研了。”跟隨多年的秘書王守權介紹,李宏塔調研喜歡“尋丑”“揭短”,哪裡條件差就去哪裡。農村寄宿學校、城郊養老院、老舊小區,都是他經常去的地方。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李宏塔多次在兩會上為改善民生建言獻策。
清廉本色
“永遠清白做人、艱苦朴素,始終置身於人民群眾中”
“黃卷青燈,茹苦食淡,冬一絮衣,夏一布衫”,是李大釗清貧一生的真實寫照。建黨初期,李大釗曾拿出薪金的三分之二用於革命事業,還經常因資助困難學生致使家裡揭不開鍋。他曾言:“美味佳肴人皆追求,我何嘗不企享用,時下國難當頭,人民食不果腹,怎能隻圖個人享受,不思勞苦大眾的疾苦呢?”
李葆華同樣生活朴素,他經常教育子女:“不能吃苦,就不能成人。”
這些在李宏塔身上打下深刻烙印。他常說:“先輩教育我,永遠清白做人、艱苦朴素,始終置身於人民群眾中。”
時隔近20年,當時的民政廳黨組秘書宋仁貴仍記得第一次踏進李宏塔家中的情景:一張餐桌佔去門廳大半空間,牆上拉線開關式電風扇一轉起來就“咣當”響,床、櫃、沙發等家具還是李宏塔結婚時置辦,不是掉漆就是開裂……
按政策規定,李宏塔那時完全可以住大點的房子。他多次主持廳機關建房分房,但每次都把新房讓給其他同志,自己在小房子裡一住就是20多年。
在民政廳工作期間,李宏塔堅持騎自行車上下班。廳裡安排小轎車接送,他堅決拒絕:“我還是騎自行車方便。”有記者採訪這位“騎車上下班的廳官”,李宏塔卻笑道:“這太平常了,沒什麼好說的。”
不用公車也是有傳承的。省社科院一位同志曾與李宏塔一起赴京開會,本以為李葆華會安排小轎車接送。“他老人家的車我們可坐不上。”李宏塔笑呵呵地擠上公交車。
李宏塔之子李柔剛在一所軍事院校任教員。他說:“當初擇業時,父親不主張我從政或經商,倒是鼓勵去部隊,繼承革命傳統,更好報效祖國。”
李宏塔有件穿了多年的藍呢子大衣,顏色發白、皺皺巴巴。一次開會,有領導提醒李宏塔身邊工作人員:“這件衣服怎麼不送去熨一熨?”工作人員苦笑:“年頭太久,怎麼熨也不平整呀。”
李宏塔也有大方的時候。他有個小愛好:買福利彩票。每個月下來,有五六百元開銷。他還經常“忽悠”大家一起買:“買彩票是愛的奉獻,萬一中獎了是愛的回報。”身邊人都知道,李宏塔買彩票從不兌獎。這個“老民政”是想用實際行動為福利事業多作貢獻。遇上愛心捐款,李宏塔更是毫不含糊,每次都主動交納數千元特殊黨費。
離開領導干部崗位,李宏塔沒閑下來。他加入中華慈善總會,為改善中西部困難群眾生活奔走呼吁。他說:“為困難群眾獻余熱,是晚年的一件幸事,也是我這名老黨員的本分。”(記者 聶揚飛 汪國梁)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