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評:黨員干部要有“烏木”精神
談起烏木,大家都被它的名貴、稀有以及尊貴的地位所吸引。烏木又稱陰沉木,其色暗而有神,兼備木的古雅和石的神韻,有“東方神木”之稱。歷經歲月滄桑,飽經風雨侵蝕,任激流沖刷,任泥石碾壓,任魚啄蟹棲,它不變形、分量重、密度高,最終演變成奇珍異寶。由此聯想到黨員干部,要學習烏木愈挫愈奮、愈戰愈勇的堅韌品格﹔默默堅守、腳踏實地的執著定力﹔百折不撓、勵精圖治的奮斗精神,爭做新時代的勁草真金,挺起新時代的精神脊梁,在擔當作為、服務為民中實現人生價值。
要像“烏木”一樣堅韌不屈,在頑強斗爭中堅定人生信仰。烏木是由地震、洪水、泥石流將地上植物生物等全部埋入古河床等低窪處,埋入淤泥中的部分樹木,有“活化石”的美稱。在與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頑強斗爭的過程中,慢慢錘煉其堅硬的品質。其實,在人生的成長過程中,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和挫折,選擇與困難抗爭到底還是妥協退讓,決定了我們能否成為有價值“烏木”的關鍵之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和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既面臨千載難逢的重要戰略機遇,也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唯有以充沛頑強的斗爭精神奮勇搏擊、迎難而上,不在困難面前低頭,不在挑戰面前退縮,堅定人生信仰,勇於面對各種風霜雨雪、烈火考驗,勇當時代的勁草真金,才能打贏一場場攻堅戰,才能跨過歷史關口,實現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要像“烏木”一樣堅守定力,在默默無聞中厚積人生底蘊。據資料記載,烏木是經過數千年甚至上萬年的炭化過程而形成的炭化木。不難看出,烏木的高貴就孕育在每一個默默無聞日常之中。從平常時做起,從小事著手,腳踏實地、日積月累,古往今來成大業者,莫不如是。首批中國工程院院士黃旭華隱姓埋名30年,從青年到暮年,一心研究核潛艇,成為我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中科院院士薛其坤在年輕時苦心鑽研量子物理,憑借扎實的專業基礎,攻克了“量子反常霍爾效應”世界難題。“學如弓弩,才如箭鏃。”默默無聞修煉“內功”,積澱深厚的學養,才華之箭方能射得更准更遠。廣大青年干部正值人生中精力最為充沛的時刻,要潛心修煉好自己的“內功”,孜孜不倦、潛心靜氣,循序漸進、水滴石穿,不斷提升自己的核心素養,厚積人生底蘊,如此才能“腹有詩書氣自華”,才能成為“閃光的金子”。
要像“烏木”一樣砥礪磨煉,在艱苦奮斗中實現人生價值。烏木是在缺氧、高壓狀態下,在細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經過長久的浸泡和磨壓,改變了原來的物理性能,最終形成樹中之精、木中之魂。艱苦環境的錘煉,高壓狀態的磨礪,讓原本埋入淤泥的普通樹木,變得剛勁挺拔,顯示出崢嶸之姿。烏木形成過程如同干部成長成才的過程,不經過艱苦環境的錘煉,不經過各種困難和風險的考驗,就不可能擔當起黨和人民賦予的重任。在陝北下鄉插隊的七年知青歲月裡,習近平總書記曾這樣總結,上山下鄉的經歷對我的影響是相當深的,使我形成了腳踏實地,自強不息的品格。基層的艱苦生活,能夠磨練一個人的意志。廣大黨員干部要自覺到工作和生活條件最艱苦的地方去,到群眾最渴望改變面貌的地方去,自覺挺起政治擔當的“脊梁”,以時不我待、隻爭朝夕的精神,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把個人理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的偉大事業中,讓理想之光閃耀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創造真正有價值的人生。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