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官方網站

一封烽火家書

2019年10月08日11:00

父母親大人大鑒:

自兒離家已經年余,記得曾在本年四月間,於泗縣鄭集寄家信一封,不知大人收到否?回音否?如家音回報,可惜我也不能等收了。我已離開此地轉入本省淮陰了,以致家音不能等收,兒異常為念。不知大人身體近來健康否?不知家中生活情形和收成怎樣?更不知當地情形如何?兒在外甚為惦念之。兒在外身體很好,生活也很好,而現在的我比從前粗壯而高大了,請大人不要為念。兒還在這裡工作,工作也非常忙碌,可是為了——所以我之工作精神也非常興奮。此信至(致)家不過慰問而已。因現無一定的地止(址),兒現在心目中所最挂念者,以我年老悲慈之祖母。兒離家時,祖母曾染重疾。不知大人的病痊愈了否?身體健康否?不知祖母飲食起居怎樣?兒心中非常挂念。希二大人將我之情﹝形﹞講給他聽,以免大人之懸念。這次離家,未報此恩反而離家,是我之罪過也。待風息波靜,凱然而歸,全家團聚,以報此恩。兒現已將“亞光”改為“雲鵬”,請父之(指)教之。現因時間之短促,不能再敘。

並祝各位叔父母的身體安康!各位小弟弟好嗎?侄在外甚為挂念。

待(代)問祖母大人:現在他(她)老人家的身體好嗎?生活好嗎?我在外生活、身體都很好,請老大人切勿挂念為盼。

祝身體安康!

兒 雲鵬上

七月四日

解讀

這是劉老庄抗日八十二烈士之一的李雲鵬1941年寫給家人的一封信。原信中有錯字、漏字,整理時,改正的字用括號標明,補齊的字用方括號標明。李雲鵬,江蘇沛縣人,1939年初參加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不久,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他先后被編入湖西人民抗日義勇二總隊第五大隊、八路軍115師685團、蘇魯豫支隊,后來被派往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1941年,蘇魯豫支隊改編為新四軍3師7旅19團2營4連。李雲鵬在部隊先后擔任宣傳員、文化教員、團政治處干事,連隊政治指導員,從一名普通戰士成長為一位文武雙全的指揮員。

1943年3月,日軍第17師團和偽軍在蘇北淮海區一帶“掃蕩”,企圖以鐵壁合圍殲滅新四軍主力。新四軍3師7旅19團2營4連為掩護我黨政軍領導機關轉移,在淮陰區劉老庄鄉一帶展開防御。“刺刀捅彎了,就用槍托砸﹔槍托砸碎了,就用小鍬砍﹔小鍬砍斷了,就用雙手掐﹔雙手負傷了,就用牙齒咬……”這是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戰斗,從拂曉到黃昏,4連頑強戰斗,英勇殺敵,先后擊退敵人6次進攻,斃傷敵370余人。最終,寡不敵眾,4連包括指導員李雲鵬在內的82位英雄全部壯烈殉國。

家國情懷之外,書信是私密物,是生存的備忘錄、人性的贊美詩。它們是面對戰爭利刃的“人”的見証。烈士的家書,嚴格遵照中國傳統書信格式,對尊長的稱謂採取雙抬頭,空格、另行等格式,以表示尊敬之意﹔提及自己,“兒”字則小寫、退格。這說明李雲鵬非常遵循我國古代傳統,講究孝道,尤其對撫育自己成人的祖母甚為牽挂,反復詢問其身體狀況。這封家書雖然只是一封普通的平安家信,但通篇充滿了寫信人的念家思親之情。他想給親人介紹一下自己的工作情況,但出於對家人的保護又不能明說。“兒還在這裡工作,工作也非常忙碌,可是為了——所以我之工作精神也非常興奮。”這句話寓意深刻,“為了”之后是一個破折號,從筆跡來看,作者當時極想介紹一下工作性質和目的,但有所顧慮,隻好住筆,似又意猶未盡,話鋒一轉。

據李雲鵬的父親李夢祥老人講,“他參加八路軍后,我到部隊看望他時,他說:‘為了打倒日本帝國主義,雖然工作很累,生活很苦,但是精神很愉快’,還說:‘這回真是英雄有了用武之地了’。”李老先生說:“雲鵬參軍以后,很懂得保守軍事機密。他離開家鄉后,給家裡來信,總是說:‘兒在外,工作很好,身體也很健康。’從不提到部隊的行動和任務……”

在戰火紛飛的戰壕裡,李雲鵬還寫出了給營首長的戰斗報告,並與連長白思才一起在報告上簽了字,表達了他們誓與敵寇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在1943年劉老庄那場慘烈的鏖戰中,李雲鵬等82位勇士流盡了最后一滴血。

劉老庄戰斗結束后,當地82名青年重新補入4連,組建了新的“劉老庄連”。在長達75年的時間裡,劉老庄鄉總會有人到“劉老庄連”參軍入伍。正是通過這種簡單而持久的堅守,“劉老庄連”的血脈得以傳承。習近平總書記盛贊“劉老庄連”等無數英雄群體和革命先烈,用生命詮釋了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人民軍隊用大無畏的氣概贏得了黨的信任、人民贊譽,也贏得了世界尊敬。而透過烈士李雲鵬的家書,我們更近距離地觀察和感受到了英雄們的高尚靈魂和內心世界。(何家高 岳仁申 華曉皓)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責編:謝倩、閆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