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官方網站

他們用生命和鮮血鑄就新中國的誕生之路——訪南京市雨花台烈士紀念館館長趙永艷

2019年10月12日10:3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相關視頻

雨花台紀念館館藏小故事

雨花台地處南京市中華門外,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和愛國志士的集中殉難地。在這裡,數以萬計的共產黨人和愛國志士被國民黨殺害,他們用生命和鮮血鑄就了新中國的誕生之路。1949年12月12日,中共南京市委和南京市人民政府研究決定,在烈士最集中的殉難地雨花台興建烈士陵園。經過70年的建設和發展,現在雨花台烈士陵園已經成為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是國家級烈士重點保護設施。在當前全黨正在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雨花台也是對黨員干部進行主題教育的一個重要活動陣地。

“雨花台館藏文物都是彌足珍貴的,因為這批烈士有很多是從外地被押解到南京集中關押,有的是三兩天,有的是個把月,能夠收集到這些文物都是很難得的。”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園管理局局長、雨花台烈士紀念館館長趙永艷說,這些珍貴的革命文物不僅是研究中共黨史、中國近代史和中國革命史的文獻資料,也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很好教材。

趙永艷以兩件館藏一級文物為例,講述了文物背后的故事。“鄧中夏的手抄課文字體端正雋秀,我們難以想象這是出自小學生之手。而且,他對每個章節都進行了標注,這個課本可以說是一份展現我們烈士從小嚴謹學習態度的歷史見証。”在介紹鄧中夏烈士小學時期的手抄課本時,他說,“烈士並不是僅有犧牲時那種驚天動地、那種慨然赴死的時刻。在人生初始的學習階段,烈士也有刻苦的學習精神和對優異成績的這種追求。這一陽光上進的學習經歷,其實也是烈士人生軌跡的重要輪廓。”

雨花台館藏的另一件文物——晉夫烈士的日記,則展示了晉夫烈士生活、工作和戰斗的一些經歷。晉夫烈士是抗戰時期我黨一名優秀的軍事參謀人員。他在日記本的封面上寫下了兩行剛勁有力的字“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隨后第一篇日記裡記述了他寫日記的目的:“在革命的工作上、生活中,寫自己的思維發展過程,便於培養與鍛煉自己堅強的無產階級立場和思想方法。為此就要寫真、寫實,不是牽強附會、不是官樣文章。”這上百篇的日記大多是真實細致的思想記錄,讓今天的人們可以了解到晉夫在抗日戰爭勝利前后的歷史時期裡,思想和認識上曾經有過怎樣的升華。

“我們紀念英烈,更重要的是要傳承紅色基因和英烈精神。”趙永艷說,雨花英烈精神的內核是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年代熔鑄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它以犧牲這一特殊的形態告訴人們什麼是中國共產黨,黨為什麼能夠經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奮起,為什麼能夠贏得人心贏得勝利,為我們提供了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形象參照和精神動力。

(責編:段晨茜、閆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