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官方網站

吉林師范大學開展主題教育紀實:挖掘紅色資源 講好身邊故事

劉桂雲
2019年10月20日09:51 來源:吉林日報

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啟動以來,吉林師范大學黨委聚焦主題、突出特色,挖掘紅色資源,講好身邊故事,傳承紅色基因,激發了黨員干部守初心、擔使命的責任感。

紅色基因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群眾在偉大斗爭實踐中孕育的先進思想因子的結晶,是中國共產黨人創造的寶貴思想和文化財富。吉林師范大學黨委堅持高站位把方向、高起點謀布局、高效率促深化,把握重要節點,將黨史、新中國史教育納入主題教育中,統籌規劃,達到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高度統一。

學校組織3批處級以上干部和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赴延安接受紅色黨性教育,感悟老一輩革命家的初心使命。同時深入挖掘紅色資源,講好“身邊”的紅色故事。四平師專(吉林師范大學前身)第一任校長鄒群、四平師范學院(吉林師范大學前身)第一任黨委書記彭山,都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就參加革命的老紅軍,出生入死、艱苦創業,事跡感人。學校通過採訪兩位前輩的后人和同事、搜集文獻資料等多種途徑,形成了生動鮮活的紅色故事。歷史文化學院學生黨員李思豫說:“鄒群校長14歲就加入了紅軍,彭山書記在359旅參加了南泥灣大生產運動,還被評為模范。老校長、老書記的事跡,是對初心和使命的生動詮釋,我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了。”

紅色基因具有超越時空的生命力、吸引力和影響力,紅色資源則是紅色基因的載體。學校所在地四平市被譽為“英雄城”,擁有豐厚的紅色資源。學校充分依托地域紅色文化進行紅色教育,使其成為愛國主義的實踐基地。組織廣大師生走進四平戰役紀念館、烈士紀念塔、烈士陵園、梨樹縣東北民主聯軍四平保衛戰指揮部舊址等,了解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光輝歷程和光榮傳統,感知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向革命先烈敬獻花籃,重溫入黨誓詞,筑牢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根基,匯聚干事創業的精神力量。“在四平烈士陵園碑廊上,我們看到萬余名烈士的英名,還有很多烈士連姓名都沒有留下來。我想,唯有在和平年代為祖國培育好建設者和接班人,才對得起這些英烈。這是我們共同的初心和使命。”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書記鄒之坤說。

該校還組建了理論教育宣講團,用身邊人講身邊事,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彰顯共產黨人初心使命的時代價值。他們將每年9月定為紅色主題教育活動月,設計開展“五個一”紅色教育,即一首紅色歌曲、一次紅色主題班團會、一場紅色主題故事會、一場讀書報告會、一場紅色實踐體驗分享會,讓紅色教育隨處能見。

吉林師范大學黨委將紅色教育與專業學習實踐密切結合,積極打造紅色課堂,充分發揮主渠道作用,將愛國主義貫穿於教育教學各個環節。

創新紅色教育載體,拓展紅色教育領域。舉辦英雄人物肖像畫展,方志敏、劉胡蘭、江姐、狼牙山五壯士……栩栩如生,英氣逼人﹔舉辦紅色主題剪紙藝術展,分為“偉人風採、紅色經典、民俗文化、民族歷史、地域風情”5個篇章,包括300余幅剪紙作品。長卷《英雄楊靖宇》全長15米,無任何接縫,構圖均衡,富有張力,全方位展現了楊靖宇將軍戎馬一生、丹心報國的傳奇經歷﹔還有紅色主題音樂會、演講比賽、英雄事跡報告會、紅色歌曲創作大賽、紅色影片鑒賞。一個個創意新穎且喜聞樂見的紅色載體,吸引了廣大師生踴躍參與,並創作出10余首紅色歌曲在校園唱響。

“理想之光不滅,信念之光永恆�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你們要活著出去!”吉林師范大學音樂廳人頭攢動,文學院師生新改編的話劇《江姐》正在上演。這部話劇在動作、舞蹈、音樂、布景上,注重內涵的挖掘和構建,以藝術之美突出江姐信念和行為的大美,特別是語言生動而深刻,富有極強的感染力。創作者兼導演、文學院教師高琴說:“幾個月來,在刻畫江姐形象的創作中,我真切體悟到為什麼老虎凳、辣椒水和竹簽也無法讓江姐屈服,因為江姐有堅貞不渝的信仰!”

開設紅色文化在線課程,建設校園紅色地標,創作傳播紅色文化作品,拓展網絡空間,凝練系列科研成果——吉林師范大學的紅色教育還在持續發力。校黨委書記許才山說:“愛國主義教育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重要內容,是黨員干部強化政治品質、黨性修養、宗旨作風的必修課。我們將繼續在黨的98年奮斗史和新中國70年發展史中追溯初心使命,努力使全體黨員政治站位得到再提升、思想境界得到再升華、擔當精神得到再強化。”

(責編:李源、任佳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