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官方網站

重慶市榮昌區創新聯系服務群眾機制 干部一趟趟來 事情一件件辦

本報記者 崔 佳
2019年12月11日08:1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踐行黨的群眾路線,重慶榮昌區開展“十指連心”工程,敲開百姓家門,叩開群眾心門,解決群眾煩心事。同時,榮昌區創新工作方法,把“為民服務解難題”制度化,明確干部遍訪群眾的范圍、方式,效率提高,效果更好,“十指連心”換來群眾舒心。

“那是我們村的‘桃花島’。”村民李小利指向院子對面的觀景堰塘。目光所及之處,流水潺潺,青磚黛瓦,平整的水泥路像一條銀色綢帶蜿蜒伸展。

這裡是重慶市榮昌區萬靈鎮尚書村林家院子,如今的“山水之鄉”, 一年前,還“到處沒法看”。欣喜的變化就發生在今年,“干部們一趟一趟來,一件事一件事跟我們商量,帶著我們干。”李小利笑著說,修便道、清污染、租魚塘,還搞起了水果採摘基地,“環境美了收入高了,大院也更文明更和諧了。”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榮昌區啟動黨員干部“十指連心”工程,以“黨心”連“民心”,敲開百姓家門、叩開群眾心門,心貼心解決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取得了扎實成效。同時,榮昌區把“為民服務解難題”制度化,制定出台了《黨員干部“十指連心”密切聯系服務群眾六項制度》(以下簡稱《六項制度》),進一步提升廣大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干部走訪有清單

“扭住務實管用,在‘細’字上定規矩。”談及《六項制度》的特別之處,區委書記曹清堯道出了“秘笈”。

所謂“細”,就是要走進群眾家裡,了解群眾最真實的需求。《六項制度》中涉及干部遍訪群眾的有四項:區領導重點訪、區級部門定期訪、鎮(街道)普遍訪、村(社區)經常訪。“征求意見時修改過多次,關鍵就是要對訪問群眾的范圍、次數作出明確的具體量化。”榮昌區委組織部副部長蘇林介紹,最終方案具體到人、到事,為干部開出了任務清單。

除了規定基本任務,榮昌區還為干部遍訪群眾劃出了重點:區領導重點走訪特殊困難群體,要“多到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一線、精准脫貧一線、污染防治一線、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一線開展走訪”﹔區級部門機關黨員干部要利用好每年10月份的“集中走訪月”,重點向群眾宣講政策、征求意見、解決問題、搞好服務﹔鎮街每名機關黨員干部每季度要組織召開或參加1次群眾院壩會,重點抓好政策落實、意見收集、矛盾化解、指導發展等。

“再好的項目都不能盲目上,再好的想法都要對接老百姓的需求。”當完成林家院子的改造后,萬靈鎮黨委書記皮榮剛寫下了這樣一段心得。

起初,林家院子啟動人居環境整治,村裡的人卻“各種不領情”,這讓干部們頗感意外:修路、修亭子、安路燈,都是好事啊,為什麼還會鬧意見?

“感覺是費力搬起石頭,卻砸了自己的腳。”村支書甘立俊很委屈。“別急,咱把原因一個個捋清楚。”皮榮剛帶著甘立俊,逐戶征求意見、多次開院壩會,終於摸准了群眾的想法和訴求。“磋商、調整、解釋,工作總能做通。”皮榮剛說,“我們的美好願望不一定是群眾所需要的,要把好事辦好,首先要深入了解情況。”

大事小情跟到底

傍晚6點半,吃過晚飯的清江鎮河中村村民已經在路燈下跳起了“壩壩舞”。“以前我們想跳舞健身沒地方,提意見后,沒想到這麼快就解決了。”一名村民告訴記者,鎮裡不僅解決了場地和燈光音響,還幫著組建舞蹈隊,大家高興得很。

清江是個小鎮,隻下轄3村1社區。但對鎮黨委書記林丹而言,工作起來一點也不輕鬆。“我們前幾年把群眾意見最集中的修路、飲水等問題解決了,現在大家意見還是不少,為什麼?因為群眾有了新的需求。”

面對面走訪村民后,清江鎮梳理了群眾反映的問題,能解決的不等不拖、盡快辦理。村裡沒路燈,鎮政府多方籌措資金,已安裝700多盞﹔產業不興旺,果林與鄉村旅游規劃正在醞釀實施﹔法律服務薄弱,4個村(社區)全部建成了“法律診所”……

榮昌區《六項制度》要求,對走訪收集到的問題實行村(社區)、鎮(街道)、區級“三事清單”分級辦理制度,屬本級工作職責范圍內的一般事項10日內辦結、疑難問題30日內辦結、重大問題60日內辦結。“就是要圍繞一個‘實’字,扎扎實實把群眾的事辦好。”蘇林說。

全覆蓋走訪,零距離服務。榮昌各區級部門與鎮街一樣積極行動起來,認真傾聽群眾“抱怨”,即知即改。

走進位於榮昌工業園區的重慶華森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新廠區,花園式環境和智能化生產線令人印象深刻。“今年新上了11條生產線,但在審批方面遇到了困難。”公司董事長游洪濤說,“如果光靠企業自己想辦法,可能要推遲一年,損失巨大。區裡干部走訪了解后,從解決用電貴、運輸難到上市材料報送,把我們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讓我們切實感受到了良好的營商環境。”

“面對面”換來“心貼心”

“敲開老百姓的家門,不僅要送去溫暖,還要善於凝聚溫暖。”安富街道黨工委書記陳龍英說,她在走訪中了解到,三崇堂大院有崇文、崇禮、崇信的良好傳統,於是思考如何讓其發揚傳承。經過數次院壩會商量,今年6月,“三崇堂”院史館建成開館。“大院裡54戶人家比以前更融洽了,遇事好商量,辦事心更齊,發展也更有后勁了。”村民李傳莉感覺生活比以前更溫暖了。

聯系服務群眾,基層干部是主力軍,在壓擔子的同時,如何更好地激發基層干部的內生動力?榮昌區為此對村(社區)專職干部、本土人才每天實行“三三制”工作法,即1/3的干部在便民服務中心坐班為群眾辦事,1/3的干部輪流走村入戶遍訪群眾,1/3的干部干好其他工作。

“以前是兩耽誤,現在是兩不誤,村民受益了,我們村干部也感到很貼心。”清江鎮河中村村支書雷勇介紹,以前,村裡的專干每天隻能在便民服務中心等村民來辦事,走村入戶時間少﹔現在把干部分成三組,坐班、走訪、干其他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以前六個人等村民來,現在兩個人也能辦,交叉的業務大家相互學習請教,新的政策一起參加培訓,做一名“全科”村干部也成了大家的目標。

“面對面”換來了“心貼心”,“十指連心”換來了群眾舒心。今年以來,榮昌全區黨員干部通過“看、問、聽、講、辦”全覆蓋走訪,發放征求意見表30余萬份,發放黨員干部聯系卡13萬張,共查找問題2.4萬個,目前整改率已超過90%。同時,榮昌全區黨員開展志願服務1.2萬次,完成群眾“微心願”1.8萬個、為群眾辦好事實事3.2萬件。

《 人民日報 》( 2019年12月11日 11 版)

(責編:劉尤罕、閆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