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官方網站

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高校教育全過程

沈千帆
2019年12月25日08:41 來源:經濟日報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財富,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在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上下功夫,讓愛國主義精神在學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導學生熱愛和擁護中國共產黨,立志聽黨話、跟黨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獻國家。這一重要精神對我們通過教育在學子們心中播下愛國的種子、培養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供了基本遵循。

高等學校肩負著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如何在青年學生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時期,開展好愛國主義教育,是當前高等學校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具體來看,需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推動相關工作:

第一,要構建高等學校的愛國主義教育體系。

一是加強學校黨委對愛國主義教育的領導。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是辦好教育的根本保証。要開展好愛國主義教育,學校黨委必須加強領導和系統規劃,進一步完善相關工作機制,把愛國主義教育擺上重要日程,對學校愛國主義教育的主題、方式方法以及內容進行規劃和部署,並督促各個部門持續推進。

二是切實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高等學校的思政課覆蓋到所有學生,需在思政課的教學中豐富愛國主義教育內容、創新教學手段,深入開展國情教育和形勢政策教育,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廣泛開展黨史、國史、改革開放史教育,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與此同時,要讓所有的課程都具備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因”,引導青年學生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

三是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涵養家國情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更好促進青年學生把愛國主義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融會貫通。要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到學校培養人才的各項社會實踐工作中,營造良好的愛國主義教育氛圍。要統籌好黨組織、共青團、學生會、學生社團等各類實踐平台、陣地,把愛國主義內容融入各類主題教育活動中﹔要開展各種走出校園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實踐中用腳步丈量祖國的大好河山,增強他們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要把愛國主義教育與校園文化實踐活動結合起來,注重運用藝術化的方式豐富教學內容,涵養青年學生的愛國情感﹔要注重榜樣的示范引領作用,多組織青年學生參觀紀念館、展覽館等,宣傳榜樣的愛國事跡,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

第二,要創新高校愛國主義教育方式。

一是要採取新的教育方法。教育好新一代青年學生,既要做好正面的宣傳教育,也要注重利用他們能夠接受的方式方法,增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特別是要把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結合起來,把愛國主義教育融入教育的全過程,做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同時,也要更好發揮青年學生的主體作用。

二是要利用新的技術手段。新一代青年學生是伴隨著互聯網發展成長起來的,他們的思維邏輯、溝通方式、情感表達無不與互聯網的發展緊密相關。我們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需充分考慮這一現實情況,注重網上與網下相結合,充分利用各類新技術讓愛國主義教育生動起來。

三是高度重視大型活動的教育功能。大型活動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對在青年學生群體中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充分利用好如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等大型活動來推進愛國主義教育,引導青年學生在服務大型活動中增強民族自豪感和對國家的情感認同。要注重加強黨的領導,在大型活動中切實發揮黨的領導作用﹔要注重發揮好教師的引領作用,教師、學生共同參加活動,更有利於愛國主義教育的開展﹔要注重宣傳,活動結束后可通過座談會、宣講會、總結會、黨團日活動等,把青年學生在實踐中形成的理性認識、情感體驗傳播出去。

第三,要確保高校愛國主義教育的成效。

要把愛國主義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結合起來。深沉的愛國情懷與堅定的理想信念是相輔相成的,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支撐,青年學生才能把愛國之情更好地轉化為報國行動。要引導青年學生樹立遠大理想,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自覺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要把愛國主義教育和人才培養工作結合起來。青年學生要有報國的一身本領,不能空談愛國情懷。對此,要切實做好人才培養工作,構建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教育學生學好專業知識,逐步成長為各自專業領域的行家裡手,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提升綜合素養,切實做到既有遠大理想又能腳踏實地。

要把愛國主義教育和引導學生以實際行動報國結合起來。愛國主義教育成效如何,歸根結底要落實在行動上、體現在實踐中,關鍵在於能否引導青年學生把愛國之情轉化為報國行動。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讓廣大青少年培養愛國之情、砥礪強國之志、實踐報國之行,讓愛國主義精神代代相傳、發揚光大。對此,要注重引導青年學生把愛國之情和實際行動結合起來,引導他們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更好為“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矢志奮斗。

(作者系北京工業大學黨委副書記、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責編:段晨茜、閆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