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官方網站

【主題教育之大學篇】

南京理工大學:忠誠詮釋初心 奮斗踐行使命

2020年01月08日08:39 來源:光明日報

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以來,南京理工大學始終緊扣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主線,嚴格遵循主題教育的總要求、根本任務和具體目標,堅守初心使命,將主題教育與學校重要工作深度融合,以“四個緊密結合”統籌推進學習教育、調查研究、檢視問題、整改落實四項重點措施,充分調動、激發廣大師生員工的工作熱情和奮斗精神,努力將主題教育的成效轉化為推動學校建設發展的實際成果,不斷推進主題教育走深、走心、走實。

一是與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緊密結合。南京理工大學成立於1953年,是由誕生於抗美援朝硝煙戰火中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簡稱哈軍工)分建而成。建校60多年來,南理工人始終牢記哈軍工創建時即被賦予的“強大國防、繁榮祖國”的光榮使命,堅持與祖國同奮進、與人民共擔當,矢志奮斗在武器裝備現代化建設主戰場,致力於為信息化武器裝備研制提供高水平的人才和技術支撐。

為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激勵廣大師生愛國榮校、擔當作為、追求卓越,結合主題教育工作安排,學校開展了一系列活動。2019年9月20日,學校隆重舉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校慶日升國旗儀式,校領導為新入職教師佩戴校徽、師生合唱校歌《使命》和《歌唱祖國》、“我和國旗同框”等,讓人振奮和感動。2019年10月1日,全校師生集中收看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直播,邀請部分專家進行現場解說,受到廣大師生好評。此外,學校還組織師生黨員參觀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集體瞻仰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園、舉辦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圖書館精品館藏展等。

二是與落實黨中央和上級黨組織決策部署緊密結合。學校黨委將主題教育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站在事關黨的事業和學校發展的政治高度,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以嚴實的作風和釘釘子的精神,落實黨中央和上級黨組織決策部署,切實扛起開展主題教育的政治責任。踐行“四個服務”辦學根本,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於教育教學全過程,引導師生承襲紅色基因和革命傳統,培養具有時代精神和過硬本領、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人才強國建設和軍民融合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撐。大力推進新時代高校黨建示范創建和質量創優(簡稱“雙創”)工作,在第二批新時代高校黨建“雙創”工作中,我校入選“全國黨建工作標杆院系”1個,“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3個,入選項目數量位居全國高校前列。深化推進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全校“雙帶頭人”比例達到99.1%。

三是與召開第十二次黨代會、推進“雙一流”建設等工作緊密結合。2019年11月4日—6日,學校第十二次黨代會召開,確立了“建成特色鮮明世界一流大學”的百年辦學目標,提出了“三步走”的實施路徑和“六大工程”戰略舉措,凝聚起建設特色鮮明世界一流大學的強大動力。

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要精心培養和組織一支會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隊伍”這一要求,校黨委牽頭開展了“加強學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的專題調研,結合調研結果,學校對青年教師擔任兼職輔導員,選拔優秀管理干部、教學名師、國企黨政負責同志兼任思政理論課教師等作出了制度安排。針對學校“雙一流”建設中存在的重點和難點,校長牽頭開展了“聚焦‘1+3+6+N’學科,推動學校學科建設高質量發展”的專題調研,並圍繞“新方向、新使命、新擔當、新任務”面向全體中層干部講了黨課。圍繞“拓展優化空間,提升辦學能力”的目標,學校黨委多次集體研討、考察論証,確定了“一校三區”戰略布局,高起點實施校區規劃、建設和管理運行。

四是與黨員干部思想、作風、工作實際緊密結合。學校黨委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為牽引,大力弘揚“團結、獻身、求是、創新”的校風和深厚的軍工文化,引導教育黨員干部“干事創業敢擔當”和“清正廉潔作表率”,為國防現代化建設而不懈奮斗。以201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工信楷模”王澤山院士和2019年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張海玉同志的先進事跡作為黨性教育生動教材,組織開展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先進典型事跡報告會﹔在學校網站主題教育專題設置“先進典型”欄目,並通過學校新媒體平台推送身邊典型和榜樣的先進事跡,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傳承優良校風,弘揚南理工人忠誠擔當、矢志報國、堅韌求真、淡泊名利的精神。

同時,制定印發了《關於深入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的實施方案》和《南京理工大學關於激勵干部擔當作為的辦法(試行)》,聚焦提升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打造一支忠誠干淨擔當、適應建設世界一流大學需要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等問題,建章立制、構建長效機制,有效激發了黨員干部干事創業、奮發有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作者:張駿,系南京理工大學黨委書記)

(責編:劉尤罕、閆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