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官方網站

黨員干部要在新時代偉大實踐中勇擔使命 

青海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2020年02月17日08:31 來源:青海日報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的執政理念,概括起來說就是: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擔當,既代表著“在其位而謀其政”的履職盡責,也體現著“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廣闊胸懷﹔既代表著“知其難而為之”的斗爭精神,也體現著“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無畏勇氣,這是新時代黨員干部履行使命所必須具備的過硬素質。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擔當大小,體現著黨員干部的胸懷、勇氣、魄力與格局,擔當精神是共產黨人從歷史中繼承的優秀品質,我們要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那麼,新時代黨員干部應當如何在實踐中更好地擔使命呢?

一、以堅定信仰擔當使命

“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作為一名黨員干部,一要提高政治站位,保持政治定力。“政治問題,任何時候都是根本性的大問題。”“不講政治,就等於沒有靈魂。”對於黨員干部來說,履行新時代歷史使命,其首先在於政治使命,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堅持黨的紀律不動搖,維護黨中央領導核心不含糊,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不走樣,始終做政治上的明白人。隻有自覺增強政治意識,才能堅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善於從政治上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自覺為黨的事業和人民幸福奉獻終身。歸根到底一句話,就是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自覺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要堅持身體力行,強化行動自覺。中國共產黨人是信仰和行動的統一論者。隻要堅持黨性,我們就能毫無畏懼地面對一切困難和挑戰,不斷創造新的奇跡。孟子說,“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不能奪也”。牢牢堅持黨性原則這個“大”,黨員干部就能像技術穩定的駕駛員一樣,既能開好“正常路段”,更能開好“轉彎”“上坡”“障礙”“監控薄弱”等“特殊路段”,始終堅定理想信念,保持黨員本色,走穩人生的每一路段,書寫屬於黨員干部的精彩篇章﹔就能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困擾所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追求崇高理想的道路上創造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的優秀業績。三要准確把握大局,保持戰略清醒。自古以來,放眼全局,順應大勢,才能見則遠,聞則彰,辨則明,才能抓住要害,有效擔當。當年劉鄧大軍千裡躍進大別山,緩解了陝北壓力,拉開了戰略反攻序幕,就是准確把握形勢的一個例子。相反,清朝抱殘守缺、閉關鎖國,使得舊中國淪為半殖民半封建的悲慘境地。由此可見,看不到全局的發展和形勢的變化就難當重任。從國內大局看,我們正面臨著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三大歷史任務,要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繼續奮斗﹔從全省大局看,我們正在與時俱進落實“四個扎扎實實”重大要求,大力弘揚“新青海精神”,深入實施“五四戰略”,奮力推進“一優兩高”。我們必須牢固樹立高度自覺的大局意識,自覺從大局看問題,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規劃,做到正確認識大局、自覺服從大局、堅決維護大局。對全黨同志而言,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就是最大的政治、最重要的大局。廣大黨員干部要學會站在黨和國家大局上想問題、看問題,要學會立足整體、統籌全局開展工作,要能跳出一時一事、一地一己的局限,自覺服從顧全全黨的事業大局,並勇於和危害大局的思想和行為作斗爭﹔要堅持從高處、大處著眼,善於從全國宏觀形勢和全省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審視和謀劃問題,增強預見性、體現前瞻性,創造性地做好生態文明建設、鄉村振興、民族團結等重要工作,以點帶面、由點及面,統籌推進各項事業一體化發展。

二、以過硬本領擔當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擔使命,就是要牢記我們黨肩負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勇於擔當負責,積極主動作為,用科學的理念、長遠的眼光、務實的作風謀劃事業﹔保持斗爭精神,敢於直面風險挑戰,知重負重、攻堅克難,以堅忍不拔的意志和無私無畏的勇氣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在實踐歷練中增長經驗智慧,在經風雨、見世面中壯筋骨、長才干。”新時代新征程新任務,身處民族地區、西部地區、貧困地區的青海,面臨的考驗更加艱巨復雜,對廣大黨員干部能力要求也更高,我們要不斷適應新形勢、新要求,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斗志更高,多方面提高本領、做好工作。一要提高學習本領。不聞大“道”則志不宏,不聽至言則心不固。科學理論具有巨大的思想價值和真理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我們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當前,我們黨員干部提高學習本領,首要的是系統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中央、省委各項決策部署,真正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我們要拿著“真經”原原本本學,學原文、讀原著、悟原理,多思多想,學有所得、思有所獲,掌握真諦要義, 切不可“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要反反復復學,不能淺嘗輒止,“雨過地皮濕”,要採取理論與實踐、歷史和現實、當前與未來、青海和全國相結合的方法,樹立問題意識,帶著問題學、鑽進去學,搞清“怎麼看”,找到“怎麼辦”。二要提高狠抓落實的本領。《左傳》中講到,“政如農工,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終,朝夕而行之。行無越思,如農之有畔,其過鮮矣。”意思是告誡為官之人,從政就像農民種地一樣,下種之后,刮風下雨,陽天陰時,無不上心。應按所思考的去做,不能超出考慮好的,就像農田有界限一樣,這樣過失就少了。戰國時期的墨子提出,“務言而緩行,雖辯必不聽。多力而伐功,雖勞必不圖”﹔荀子也說過,“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都強調實際行動的重要性。領導干部不僅要有擔當的寬肩膀,還得有成事的真本領,要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做到干中學、學中干,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把黨的創新思想、重大精神成果貫穿於想問題、作決策、干工作的全過程。當前,提高狠抓落實的本領,就是要找准方向、找到差距,守初心、擔使命,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扎扎實實推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著眼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扎扎實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扎扎實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社會治理﹔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扎扎實實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把中央、省委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轉化為本地區本部門的工作任務,以釘釘子精神全面抓好落實。三要提高改革創新本領。改革創新,既是一種意識,也是一種本領。自我們黨成立之日起,改革創新就成為共產黨人的本質特征,成為我們黨具有無窮生命力的力量之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各級黨委和政府以及各級領導干部要把自己擺進去想改革、議改革、抓改革,爭當擊楫中流的改革先鋒。”面對紛繁復雜的思想觀念,面對風雲突變、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環境,黨員領導干部增強改革創新本領,需要強化問題意識,正視問題,敢於啃“硬骨頭”,找准改革創新的著力點,始終對最突出的困難和問題抱一種“不依不饒”的態度,直到找出解決問題的金鑰匙﹔要樹立創新無止境的意識,對新生事物永遠保持高度敏感,善於用新辦法解決老問題。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人民正是在沒有先例可循的情況下,憑著“摸著石頭過河”的積極探索精神,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今天,推進改革、深化改革的復雜程度、敏感程度、艱巨程度一點都不亞於40多年前,更需要廣大黨員領導干部不斷提高改革創新的本領,啃硬骨、涉險灘,跟上新形勢、開拓新局面﹔破解新難題、取得新成效。我們要清楚地認識到,改革創新從來不是單憑一股子熱情就能成功的,需要我們始終保持一往無前的闖勁和沖勁,敢於破除一切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敢於向積存多年的頑瘴痼疾開刀,善於結合實際創造性開展工作,實事求是地抓題目、抓重點、抓機遇,各顯神通,做出實實在在的成績。

三、以優良作風擔當使命

作風之重,關乎事業成敗﹔作風之要,在於久久為功。無論是“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歷史印記,還是“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作風標注,抑或是焦裕祿、楊善洲、尕布龍們的永恆追求……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以扎實過硬的優良作風,造就了一個國家頑強的戰斗力,更激發起全社會無窮的創造力。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推出一系列改進作風的重大舉措,決心之大,舉措之嚴,踐悟之細實,效果之顯著,讓黨風為之一清,政風為之一新,社風民風為之一振。新時代,黨員干部隻有保持扎實過硬作風,才能挑起使命、責任重擔。一要大力弘揚實事求是的思想作風。“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30多年前,通過走訪調研,剛到正定工作的習近平同志很快摸清,這個看上去“經濟條件比較好、農民比較富裕”的縣,其實吃飯問題是當務之急。為此,他在正定謀劃推動了發展商品經濟、鄉鎮企業、經濟作物等一系列舉措,為正定經濟社會發展做了許多打基礎利長遠的實事。由此,正定大地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經濟發展熱潮,全縣上下形成了“黨風正、干群和、干勁大、碩果豐”的大好局面,正定甩掉了“高產窮縣”的帽子,開始步入發展快車道。而這一切變化,正是因為習近平同志不唯書、不唯上,弘揚實事求是的優良作風,始終把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是毛澤東同志用中國成語對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所作的高度概括。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觀點,是中國共產黨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們黨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領導方法。”他強調,堅持實事求是,“就要深入實際了解事物的本來面貌”“就要清醒認識和正確把握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就要堅持為了人民利益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就要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敢不敢堅持實事求是,考驗著我們的政治立場,考驗著我們的道德品質,始終是領導干部黨性純不純、強不強的一個重要體現”。這些重要論述,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黨員干部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實事求是的重要論述,提高對實事求是的思想認識和實踐自覺,樹立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工作理念,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工作水平和領導水平,深入基層了解情況,深入群眾聽取意見,使各項決策和各方面工作符合實際情況、符合客觀規律、符合人民意願,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二要積極培育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真抓才能攻堅克難,實干才能夢想成真﹔求真務實,方能善作善成。發揚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釘釘子精神,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張藍圖,隻要是科學的、切合實際的、符合人民願望的,一茬接著一茬干,一棒接著一棒跑,干出來的實績,廣大人民群眾都會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當然,實踐是不斷發展的,我們的認識和工作也要與時俱進,看准了的要及時調整和完善,但不要換一屆領導就兜底翻,更不要為了顯示所謂政績去另搞一套,不要空洞的新口號滿天飛。很多時候,有沒有新面貌,有沒有新氣象,並不在於制定一打又一打的新規劃,喊出一個又一個的新口號,而在於結合新的實際,用新的思路、新的舉措,腳踏實地、不折不扣地把既定科學目標、好的工作藍圖變為現實。黨員干部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真抓實干、埋頭苦干的良好風尚,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事,不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勇於擔當,真正做到對歷史和人民負責。同時,要力除作風之弊、匯聚發展之力,大力弘揚新青海精神,擔負起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三要堅持養成優良正派的生活作風。黨員干部的生活作風已經成為一個關系到黨風建設成敗、關系到黨的宗旨踐行和“守初心、擔使命”有關要求能否實現的重大問題。在一些人看來,生活作風是工作領域之外的私人問題,是生活小節,不值得大驚小怪。這種看法是不正確的,並且是有害的。回顧周恩來總理在新中國成立后定下的“十條家規”,每一條都是生活中的細節,正是這些細節,體現出了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人格和品德。我們黨歷來講“德才兼備”,並把“德”放在首位,這個“德”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體現在一個人的全部生活中的,特別是生活作風方面。一個人生活作風是否正派,集中反映著這個人對生活的基本態度、基本觀念是否正確,也反映著他的人格品位和道德品質是否高尚。如果說一個人的世界觀最終要落腳在他的人生觀上,那麼同樣,一個人的人生觀也進一步落腳和體現在他的生活觀和生活作風上。一些黨員領導干部經受不住考驗,走上了腐敗墮落、違法犯罪之路,給黨和國家造成了極大的損失,他們自己也是身敗名裂,令人觸目驚心。這些人之所以走上這樣的路,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生活作風方面出了問題。我們必須清楚,黨員領導干部的生活作風,不是私生活問題,而是公共權力問題,黨員領導干部如果處理不好自己的私生活,很容易產生權色交易,嚴重影響公共權力的運行,成為腐敗問題發生的根源。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都要提高對生活作風重要性的認識,自覺加強自身生活作風修養,端正自己的愛好觀、交友觀、消費觀,時刻把黨性原則和人民利益放在高於一切的位置,不讓個人愛好成為投其所好者拉攏腐蝕自己的突破口,同時,堅決以黨規制度約束黨員領導干部的權力,管好黨員領導干部的生活作風。

(本文執筆:馬建光)

(責編:段晨茜、閆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