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鉗工”第一人——記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管延安
中國“深海鉗工”第一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技術能手、全國職業道德建設標兵、全國最美職工、中國質量工匠、大國工匠、齊魯大工匠……一系列沉甸甸的榮譽集於一身,他就是中交第一航務工程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總技師管延安。
在黃海之濱,山東青島,管延安從學徒做起,練就了精湛的鉗工技術﹔在南伶仃洋,他參與建設舉世矚目的港珠澳大橋,憑借一絲不苟、追求極致的工匠精神,實現了擰過的60多萬顆螺絲零失誤,確保這一世界首條外海沉管隧道“滴水不漏”。如今,他仍堅守在生產一線,傳承工匠精神,隨時聽從派遣,到祖國建設最需要的地方去。
追求卓越:毫米之間見“匠心”
今年42歲的管延安出生在農村,1995年初中畢業后,跟隨親戚來到青島當學徒,干鉗工。從那時起,他就發現自己對機械維護、設備安裝等工作特別感興趣。管延安要求自己“干一行,愛一行,鑽一行”,工余勤學苦練,遇到不懂的就請教,或者翻書查找資料,慢慢練就了一身過硬技術。
2013年,管延安受命前往珠海牛頭島,帶領鉗工團隊參與建設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長達5.6公裡的外海沉管隧道,由33節巨型沉管連接而成。在最深40米的海底實現厘米級精確對接,在業內人士看來,其難度系數絲毫不亞於“神九”與“天宮一號”的對接。
管延安和他的團隊主要負責沉管舾裝和管內壓載水系統等相關作業。雖然此前參與過國內最大集裝箱中轉港——前灣港、青島北海船廠等大型工程建設,有著豐富的工程建設經驗,但是面對港珠澳大橋所採用的大量高科技、新工藝,以及120年使用壽命的高質量要求,管延安還是從零開始虛心學習,不斷積累經驗。
管延安的一項工作是負責安裝沉管閥門螺絲。如果在陸地作業,隻要擰緊螺絲就夠了。但要在深海中完成兩節沉管的精准對接,確保隧道不滲水不漏水,沉管接縫處的間隙必須小於1毫米。
1毫米的間隙,根本無法用肉眼判斷。可管延安硬是通過一次次拆卸練習,憑著“手感”創下了零縫隙的奇跡。為了找到這種“感覺”,他擰螺絲時從不戴手套,為的是有“手感”。經過數以萬計次的重復磨煉,管延安練就了一項驕人的高精准絕技:左右手擰螺絲均實現誤差不超過1毫米。
在一次次操作中,他甚至還練就了“聽感”,通過敲擊螺絲,從金屬碰撞發出的聲音,判斷裝配是否合乎標准。在他的聽覺中,不一樣的安裝,會發出不一樣的聲音。管延安從此獲得中國“深海鉗工”第一人的美譽。
精益求精:60萬顆螺絲零失誤
管延安知道,建設港珠澳大橋是一項重大國家戰略,對全面推進內地與香港、澳門互利合作具有重大意義。作為這項工程的參與者,他有著至高的榮譽感和責任感。
也正是秉承著筑造精品的匠心,他和團隊成功建造了世界首條“滴水不漏”的外海沉管隧道,為“超級工程”提供了堅實的保障,也助推中國從橋梁建設大國走向橋梁建設強國。
在參建港珠澳大橋的5年裡,管延安和工友們先后完成了33節巨型沉管和6000噸最終接頭的舾裝任務,做到手中擰過的60多萬顆螺絲零失誤,創造了中國工匠獨有的技藝技法。
管延安帶領的團隊知道,從第一顆螺絲到最后一顆螺絲,都是在管延安帶領下認認真真、仔仔細細一顆一顆擰緊的。在每一件設備、每一顆螺絲安裝后,管延安都堅持做到反復檢查才放心。
工作上,管延安的較真是出了名的。以蝶閥安裝為例,安裝前檢查蝶閥和各個零部件三遍。安裝后,再檢查三遍,最后還要調試檢驗。指導新人時,他最常挂在嘴邊的話是“再檢查一遍”,強調最多的是“反復檢查”。
在長期的工作中,管延安養成了一個習慣:給每台修過的機器、每個修過的零件做記錄,將每個細節詳細記錄在施工日志上,遇到任何情況都會“記錄在案”,裡面不但有文字還有自創的“圖解”。在港珠澳大橋建設期間,他同樣制作了“圖解檔案”,其中的幾本被收錄進港珠澳大橋沉管預制博物館。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副局長余烈曾這樣評價管延安:“凡他經手的每個螺釘緊固、設施測試都安全可靠,這種作風是‘工匠精神’的具體體現,也正是這種精神,成就了港珠澳大橋這一世紀工程的高品質。”
不忘初心:帶領團隊研發創新
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后,管延安回到位於青島的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公司專門成立了“大國工匠管延安創新工作室”,他作為領銜人,與工作室成員一同從事沉管、船舶研究。
“津平1”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外海拋石整平船,對四條90米高的樁腿進行潤滑保養,一直是操作工人解決不了的難題。管延安帶領工友和技術人員攻關研討,提出了自主研發潤滑加油裝置的思路,在船上攻關1個多月,成功研制出“樁腿齒輪噴淋加油潤滑裝置”。這是一項涵蓋了設備制造、技術創新和船機改造等不同業務的創新成果,總制造成本不到3萬元,比最初引進德國進口設備的方案,節省資金240多萬元。
盡管已經是公司的總技師,但管延安仍然忙碌在生產一線,平時最喜歡聽的仍是機械加工和錘子敲擊聲。20多年的鉗工生涯,他樂此不疲。“寶劍鋒自磨礪出”,他覺得隻有扎根一線,不斷精益求精,技藝才能臻於至善。
參與港珠澳大橋建設的經歷,也讓管延安更加深刻體會到工匠精神和技術創新的重要性。已過不惑之年的他,仍保持著勤於學習的勁頭。在他工作的地方,厚厚的技術書籍擺了高高一摞。工作閑暇之余,他經常拿出自己攢下的工作日志,仔細琢磨研究,將其中的技術要領和心得傳授給年輕的工友。
“不能在榮譽面前止步不前。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將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管延安說,目前公司還承接有深中通道、大連灣海底隧道等重大工程項目,他將隨時聽從派遣,到祖國建設最需要的地方去,堅守並傳承工匠精神,把新時代產業工人的名片擦得更亮。(本報記者 劉 成 通訊員 張 嬙)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