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峽谷中的桃花源——記雲南貢山縣丙中洛鎮雙拉村黨總支書記王國才
車子從貢山縣城出發,沿怒江而行,崎嶇山路,斗折蛇行。江水也在峽谷之中左沖右突,鐘鼓雷鳴。不知山路轉了多少彎,一幢幢獨具民族特色的安居房突然闖進視線。“到了!這兒就是我們村比畢利安置點,現在有56戶172人,鄉親們再也不用住半山腰的木楞房了。”說這話的人一臉欣慰。
車子再往山上走,眼前一片生機。初夏的雙拉村早已被郁郁蔥蔥的綠色懷抱,滿登登的核桃林挂著嫩綠的果兒,核桃林下成片的葛根冒著新芽兒,大小不一的百合、黃精競相生長,滇重樓早已抽苗拔節蔥蔥郁郁,魔芋向外撐出的大喇叭像極了沖鋒號。
一行人恍若來到了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而幫這世外桃源煥發新活力的人,就是雲南貢山縣丙中洛鎮雙拉村黨總支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王國才。
2016年,脫貧攻堅的號角全面吹響,即將邁入而立之年的王國才當上了村黨總支書記、主任。渾身干勁兒的他甫一上任,就許下錚錚誓言“讓村裡所有老百姓都過上好日子!”
搬出窮山窩
雙拉村山多地少,近一半村民世代居住在半山腰上木楞房裡,交通十分不便。小到柴米油鹽大到飼料肥料,全都要人背馬馱。其中,嚇卡小組53戶194名村民,常年居住在45度的山體斜坡上,雨季經常遭遇地面開裂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下暴雨時,村民被迫轉移,生活環境十分惡劣。搬下山來,對村民來說,無疑是擺脫貧窮最直接的途徑。
王國才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就在這時,全州開始實施10萬人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從縣裡參加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會回來,王國才就下定決心:“嚇卡小組易地搬遷一刻也不能等了!”他和村“兩委”班子成員、駐村隊員說干就干,很快,在茶臘一組和二組建設安置點的方案獲批了。
新問題接踵而至,許多地塊常年荒置歸屬不明、一組和二組一些土地的界限劃分不清楚……但安置房建設不能再拖。王國才努著勁兒,挨家挨戶調解糾紛。
茶臘二組的一片耕地荒置了10多年,家住茶臘一組的李向榮幾年前開墾了這片地,把家也安在了這裡。趕上村裡征地建安置點,這塊地的補償款怎麼分,一時成了矛盾的焦點。“不能因為征地影響了整體團結,必須讓大家都滿意”,抱著這樣的心態,王國才請來兩個小組德高望重的老人幫忙說和,又提出征地賠償款兩邊平分的建議。看著王國才奔前忙后,一心為了大家,李向榮和二組的村民們終於點了頭。
一家家登門厘清矛盾點,召集鄉賢從中調解,搜集耕地確權証書,針對矛盾地塊現場開會……僅僅用了2天,安置點的征地工作全部完成,第三天兩個小組47戶群眾就領到了補償款。心裡的一塊大石頭總算落了地,王國才又馬不停蹄聯系相關部門做規劃、定圖紙,施工單位進場后,他一周至少來兩三次,看房屋建設質量、問施工進度,僅用10個月,安置點就建成了。2018年10月,嚇卡的鄉親們終於搬進了日思夜想的新家。
“看著安置點的村民們忙完一天,約著在廣場上打球,臉上挂滿笑容,我就覺得值。”王國才笑著說,搬下來是第一步,還得留得住、能致富。
種出大產業
有家有業才是安居樂業。想讓村民致富,必須要有產業。
早在2013年,王國才還是副書記時就提出“一組一品”發展特色種植的想法,然而大家卻一時難以接受。“村裡山多地少,能種成麼?”“真能賺錢麼,要是賠了咋辦?”“伺候作物就跟照顧小孩兒一樣,太麻煩!”為了說服群眾,王國才晚上從村委會下班就進組入戶“攀親戚,搞動員,做思想”。腳底磨爛,嘴皮講破,但老百姓就算相信他的想法能掙錢,也不敢輕舉妄動。
群眾不敢干,他就帶頭干。為了消除群眾的顧慮,他帶著另外兩名村“兩委”成員,試種了3畝羊肚菌。一茬下來,每戶增收了3000元。試驗田裡種出了“軟黃金”!村裡人終於心動了,紛紛主動向他請教。搭棚子、施肥、澆水……王國才傾囊相授,心裡樂開了花。在他的帶領下,村裡90多戶黨員示范戶和建檔立卡貧困戶種了100多畝羊肚菌,一個周期過后,每戶都增收了幾千元。
從那以后,雙拉村形成了一個慣例:推廣新產業,先進試驗田。“現在田裡正在做黃精種植試驗。如果成功了,就把黃精也作為一個增收產業,納入雙拉產業發展整體布局。”他信心滿滿。
就在各項產業發展蒸蒸日上之際,王國才又有了新想法。“單打獨斗不如抱團發展,規模化經營才能降低風險、提高市場競爭力。”他提出採取“支部+合作社+公司”模式,解決產業發展中的技術和資金短板。這回,雙拉的群眾沒有退縮,紛紛報名入社:“他是我們的帶頭人,跟著他干,我們放心!”最終,首批38戶種植戶加入了合作社,種植魔芋80多畝。
“今年,還會有更多的村民加入進來,種植規模也會繼續擴大。我的目標是,帶動周圍的村子乃至全縣一起種魔芋,打造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的產業鏈!”在王國才敢為人先、不斷進取精神的帶動下,11個村民小組靠著“試驗田模式”,先后發展了草果、核桃、櫻桃、重樓、魔芋、黃精等多個種植產業,實現了遍地開花。雙拉村群眾的腰包鼓了起來,自我發展的內生動力也強了起來,完成了從給你項目到我要項目、“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的轉變。2019年6月底,雙拉村整村脫貧,村民們終於甩掉了頭上的“窮帽子”!
欣喜之余,王國才又把目光投向了更遠的未來。“從迪慶州德欽縣到貢山縣的美麗公路通車了。這是雙拉發展的又一大機遇!”王國才和村“兩委”班子成員研究了很多次,最終確定了兩個發展方向:首先,要加強管理、銷售能力培訓,把所有庄稼人變成生意人。然后,充分利用本村怒族、傈僳族、獨龍族聚居的特點,大力發展鄉村旅游,讓村裡的農家樂熱鬧起來,讓優秀傳統文化發光出彩。
“我們在茶臘自然村建成了游客服務中心、停車場,組建了民俗文藝隊,成立了鄉村旅游發展合作社。下一步,我們准備把村民閑置的老屋都改造成民宿,讓所有村民都參與到鄉村旅游中來。”王國才描繪著他心中的新世外桃源。
王國才做的一切,村民也全都看在眼裡。“我們王書記對每家每戶的困難都很重視,誰家有了麻煩,他都是第一時間幫忙解決。國家有什麼好政策,他總能及時宣傳到位。黨支部領好路,我們老百姓的日子才能過得好,王書記就是領頭雁,心裡相當滿意!”提起王國才,村民趙國祥連連豎起大拇指。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