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官方網站

傈僳鄉親唱新歌——記雲南怒江州赤恆底村黨員此路恆

本報通訊員 雲祖軒 張盟 晨亮 
2020年07月15日08:17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媽媽喲媽媽,親愛的媽媽,你用那甘甜的乳汁把我喂養大……黨啊黨啊,親愛的黨啊,你就像媽媽一樣把我培養大……”

盛夏7月,走進怒江大峽谷,在距雲南福貢縣赤恆底村不遠的江邊,傳來清澈動聽的傈僳語和聲。原來是幾十位傈僳族農民正聚在村部,合唱《黨啊親愛的媽媽》。

站在前面領唱的,是一位拄著單拐、皮膚黝黑、身著傈僳族傳統服飾的漢子,2012年入黨、今年54歲的赤恆底村的致富帶頭人此路恆。

此路恆滿臉笑容地迎上來,“這哈子(現在)合作社社員全部是紅歌團成員,我們勞動間歇就唱歌,唱了歌,干勁更足了。”圍在一旁的農民連連點頭,“我們跟著‘阿此老板’在服裝廠干活計,錢包都鼓起來嘍!”

能富的事,我就大膽試

開朗,自信,是此路恆給人的第一印象。然而,曾經的他一度被自卑籠罩。

八歲那年,因小兒麻痺症,此路恆落下左腳殘疾,從此不得不依靠拐杖行走。“不能跑、不能跳,連掃地也不行。”此路恆怕同學笑話,在小學五年級時輟學了。

看著兒子的生活黯淡無光,此路恆的母親心急如焚。她鼓勵兒子,“你腿不行,腦子可好著哩!”又用激將法,“再這樣荒廢下去,就真成廢人啦!”

母親一語驚醒夢中人,此路恆咬咬牙,“我要自己干出點樣子來,絕不能成為家裡的負擔。”憑著這個信念,此路恆開始了“折騰”的人生——建筑承包、種菜種瓜、養豬養雞,他樣樣嘗試,“人一能之,己百之”。

功夫不負有心人。發家致富的門路被此路恆試了個遍,終於,生活為他打開一扇窗。

赤恆底村是古老的傈僳族村寨,家家戶戶都有放線織布、服飾加工的傳統手工藝,此路恆的妻子娜麗沙更是一把好手。2000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此路恆發現手工織的麻布直接售賣利潤少,但做成衣服賣,價錢就能翻幾倍。“搞服裝制作,說不定能行”,有了這個想法,此路恆激動得幾宿沒睡。

認准了商機,就扎進去干。此路恆毅然轉手小賣部,購置縫紉機、邊縫機、熨斗機等機器設備,開始從事制作民族傳統服飾產業。

然而,事到臨頭,此路恆卻犯了難。如何設計出款式新穎、受人歡迎的的民族服飾?“我那時候就成天琢磨,腦子裡全是各種衣服樣式。”挖掘整理優秀民族傳統文化、群眾研究設計、邀請專家培訓、外出參觀學習……為了設計出更好的款式,此路恆不懂就學,憑著一股鑽勁兒,加上出色的手工技藝和機器化生產,織出的衣服迅速走紅,各種訂單紛至沓來。

2012年,隨著服裝生意越做越大,此路恆投資創辦了福貢自力民族服飾工藝品制作有限公司,成了赤恆底村第一批富起來的人。

牽手鄉親,土布出國

此路恆從小愛唱歌。21歲時,此路恆靠著自己創作錄制的民族歌曲,成了十裡八鄉小有名氣的“傈僳阿此”。腰包鼓了,此路恆多年來埋藏在心中的音樂夢也被喚醒。2010年,此路恆打算發動村民組建一支傈僳族農民紅歌合唱團。

沒想到,事與願違,剛開始,村民聚起來快,散得也快。

“待在合唱團練歌是不務正業。”“出去打工,一天可以掙100多塊錢呢。”……面對村民們的責難,愛思考的此路恆問自己——怎麼做才可以讓村民留在合唱團呢?

“首先要解決‘吃飽肚子’的問題,村民才會有更多精神上的追求。”從此,此路恆堅定了帶領村民一起致富的決心。

但村民依然不買賬。2013年,此路恆打算發動身邊會紡織的村民,組建福貢群發民族服飾加工專業合作社。“我自己織布自己賣就挺好,參加合作社有啥用?“合作社真能掙錢?”

面對村民的不解,此路恆耐下心來解釋。他把村民帶到自己的企業裡參觀,“家庭作坊織的布,布料粗糙,樣式單一,工藝落后,已經不能滿足老百姓的生活需求了。大家加入合作社,擰成一股繩,用更專業的設備和技藝,整體提升紡織水平,打響咱們自己的品牌,不僅能增加收入,還不用往外跑了,在家門口就能就業呢!”

“‘阿此老板’致富有門路,我看跟著他干,行!”幾位村民動了心思。群眾自願湊了100多萬元,購置縫紉機,組建生產隊,改進了過去家庭作坊布料粗糙、產品單一、服裝規格不統一的不足。憑著以傈僳族、怒族民族服飾為主的合作社產品,當年就實現了戶均收入2萬元。

“我們家,我、媳婦兒和兒媳都在合作社裡打工,一年有6萬多元的收入。”赤恆底村村民恆有迪制作民族服飾超過25年,隻能勉強維持溫飽。加入合作社后,收入一年比一年高。

如今,合作社的產品有了自己的品牌“紗蘭顏”,年生產能力達到5萬套,除了銷售怒江州本地外,產品還遠銷緬甸、新加坡、泰國、日本等地。2019年,合作社實現總收入460余萬元。

聚人心,和諧文化潤鄉裡

2010年,此路恆的紅歌合唱團終於開張了。

作為團長,此路恆帶著隊員到省、州、縣、鄉參加紅歌比賽,勇拔頭籌。“健康的文化活動,不僅能豐富大家的精神世界,還能凝聚正能量。”作為怒江州政協委員,此路恆身體力行地推動鄉村文化建設。

“為了更好地保護傳承傈僳族傳統歌舞文化,我們挑選合唱團中有音樂基礎的人,培訓民間樂器。”於是,遷哦、刮克、優葉等傈僳族傳統文化在這裡發揚。

這邊是傈僳族農家樂、民族服飾加工廠、傈僳族民居特色房,那邊是雲南大學傈僳族研究基地、農民紅歌合唱團,在“阿此”的影響下,赤恆底濃郁的傈僳族文化氣息,滋生出發展旅游文化產業的“獨特基因”。2014年,福貢縣通過整合資金150萬元,立項打造赤恆底村娃底傈僳族特色旅游村寨建設試點項目。

如今,每逢周末或農閑日,赤恆底村委會的會議室都會成為合唱團的“根據地”,村民在這裡開會、排練,准備節日裡的傈僳族“農民精神大餐”,村民們的心聚起來了,干勁兒更足了。

(責編:段晨茜、閆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