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官方網站

深度關注·黨員干部奮戰抗洪一線

防汛抗洪一線,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發揮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沖在前 干出好樣子

本報記者  孫  超  蔣雲龍  李  縱
2020年07月28日08:0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當前,全國防汛進入“七下八上”階段,形勢嚴峻。關鍵時刻顯擔當,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團結帶領群眾巡堤搶險、轉移安置、恢復秩序,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密切聯系群眾優勢轉化為防汛救災的強大政治優勢,千方百計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和使命。

——編  者

湖南湘陰縣靜河鎮:

一段大堤的堅強守衛

20多名黨員一看黨總支書記豁出去了,二話不說,全都沖進了水裡。他們排成隊列,接力將沙袋送往蔣德輝定位到的險情最中心,為專業隊伍盡快排除險情搶得了時機。

“沿湘江12公裡防洪大堤全線超警……義和金雞垸水位超警……啟動三級響應!”

7月7日凌晨,一道防汛動員令,傳達到了湖南岳陽市湘陰縣靜河鎮的各個村級黨組織。全鎮52個村網格微信群裡,密切關注著水情、汛情、災情的黨員很快進入線上待命狀態。

“群眾看我們的時候到了!”早晨7點,紅旗村的村支兩委會議緊急召開,60歲的村黨總支書記、戰斗營臨時黨支部書記蔣德輝對全村黨員進行了戰斗總動員。

不到一天時間,靜河鎮140余名黨員報名參與防汛救災,每隔兩公裡就有一個黨員戰斗營,分別設立臨時黨支部。還有10支黨員志願服務隊24小時在沿線輪班值守,排查處險。從一開始的12小時一換班,到后來的6小時一輪換,12公裡責任防汛堤段上,鮮艷的黨旗始終高高飄揚。

第六戰斗營所負責的一處護坡是新修工程。第一次經歷險情,需要巡查隊員“特別關照”。入黨積極分子傅鋒從縣城趕回來,主動請纓負責巡查。“大水一來,虫蛇、老鼠都上岸了,每天看著都習以為常了。”傅鋒說。

預備黨員曾虎家裡的挖機,在汛期替人清淤、筑壩,一天常常能掙上千元。但面對汛情,他推掉了“業務”,參加義務服務。“一台機器的土方作業效率抵得上幾十個壯勞力。大家需要我,我不可能袖手旁觀。”曾虎說。

正在大家嚴陣以待時,險情突至。

7月13日下午3點左右,巡堤查險人員在附山垸附近發現一處疑似險情。駐扎在附近的第三、第四黨員戰斗營第一時間趕往現場。

渾濁的湘江水夾雜著泥沙涌出,轉眼間已經積成了一個小水塘。蔣德輝有著30多年的防汛經驗,馬上判斷這是一處管涌,而且水量還不小。如果不能盡快堵住,將直接威脅著垸區10多萬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按照預先演練的程序,險情第一時間上報。人員、機械、砂石、麻袋……增援力量火速趕來。

“但是我們還沒找到出水的口子到底在哪裡。找不到口子,沙袋不知道往哪裡填!”蔣德輝等不及增援力量抵達,脫掉上衣,徑直沖向水塘深處,用自己的身體定位了管涌口子的准確位置。

“進去就慌了,最深的地方已經有一人高。”蔣德輝踩著填下去的沙袋,才勉強露出肩膀。一旁20多名黨員一看黨總支書記豁出去了,二話不說,全都沖進了水裡。他們排成隊列,接力將沙袋送往蔣德輝定位到的險情最中心,為專業隊伍排除險情搶得了時機。

很快,靜河鎮防汛指揮所調集的百余名專業搶修隊員趕到。他們採用圍堰壓砂處置法,將裝滿土方和砂石的編織袋壘砌在管涌區周圍,經過4個多小時奮戰,最終完全控制住了險情。

“一開始真沒想到水那麼深,但是我們負責的地方出了問題,心裡急啊。作為黨總支書記,黨員在看著我,群眾更在看著我們!”蔣德輝說。

靜河鎮黨員干部戰斗在一線的行動,打動了很多人。50多歲的村民蔣德勝,家中有病人需要照顧,但得知需要人手上堤,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貧困戶陳學權也暫時放下手中的活計,加入到防汛隊伍中﹔村民徐世雄一邊積極參與防汛,一邊在大堤上火線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自7月11日啟動防汛二級響應、防汛工作進入戰時狀態以來,岳陽市5167個基層黨組織、11.4萬名黨員聞訊而動,在防汛救災一線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

重慶石角鎮石角社區:

一個社區的安全轉移

“代主任的敲鑼聲沒響,雨再大我們都睡得著。”群眾說,“一旦敲鑼聲響了,那就聽黨員干部指揮,沒得問題!”

在江邊住了16年,霍之香沒見過這麼大的水。

6月22日凌晨4點多,社區干部在樓下第一次呼喊通知時,霍之香聽得清楚卻沒太在意,翻了個身接著睡了。

霍之香的家在重慶綦江區石角鎮石角社區,就在蒲河岸邊,外牆上有個刻度表,標明了歷年洪水水位。

那天早上6點多,霍之香起床開門,門外的雨依然嘩啦啦地下。雨幕中沖進來一個人,是社區主任、黨員代正勤。

“東西也不收,人也不撤走,你不要命啦?沒看水這麼快漲起來了嗎?”平常笑呵呵的他此刻臉色鐵青。霍之香趕忙把自己小賣部的貨物先往二樓上收拾。

大冰櫃抬不動,霍之香急得快掉眼淚。代正勤喊來幾名黨員志願者,一起抬出門往高處走去。冰箱來不及搬,霍之香把它用繩子鎖在窗戶上。越來越高的洪水已越過台階,開始漫進屋裡了。

此時已是早上9點,從接到水文站的洪水預警起,社區黨員和志願者已經工作4個多小時了。沿河低窪地帶的警戒帶早早布上。在代正勤的敲鑼預警聲中,11個沿河低窪處的居民被組織著逐步撤離。

低保戶、五保戶、留守老人,都有專人對接,最早轉移到安置點。剩下兩塊任務最重,一是體力活,要幫助群眾轉移財物﹔二是腦力活,得絞盡腦汁勸服沿河群眾撤離。

有的是舍不下家裡的東西,有的是心存僥幸總覺得水勢不會太大……有些居民守在家裡不願意走。黨員志願者來了廖明霞家好幾次,但水都快有凳子高了,她還是沒走,忙著把凳子上的小百貨又往桌子上搬。

“你再不走,我們隻有把你扛起走咯。”好說歹說,廖明霞才依依不舍地邁出家門。

社區黨支部在家的20多名黨員,基本都到了現場,帶動了左鄰右舍都來搭把手,一起和洪水賽跑,水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地往上漫,黨員和志願者們馬不停蹄一家家地勸導居民轉移到高處。

上午11點多,洪水水位一度超過244米,比警戒水位高6米多。看著自家房子被水沒過,鋼筆、發卡、包裝盒等百貨漂在水裡。廖明霞是又心疼又后怕,一個勁地跟大家說“謝謝”。

這時候,卻依然沒人能鬆懈下來。社區的黨員分片,帶著志願者們幫助受災群眾清淤、搬運物品、打掃清潔。“洪水在退,就跟著除淤泥。不然晚上群眾怎麼睡覺。”石角社區綜合服務專干鄒景容說。

上午轉移群眾,下午隨著退去的洪水除淤。代正勤終於能鬆口氣的時候,已經是夜裡12點了。穿著雨靴、披著雨衣的他,早就全身濕透,嗓子啞到說不出話來了。70多歲的老黨員張紹維也一直堅守到凌晨,“共產黨員,要在一線”。

這些在一線奮戰了一天的黨員干部,好多卻都忘記了自己的家裡也在受災。6月23日深夜3點,鄒景容終於回到家中,一樓的電器還泡在淤泥裡,她說:“我們家沒啥值錢的東西,先轉移群眾要緊。”

這一天,社區245戶485人受災群眾都被及時轉移。數十年一遇的洪災,沒有造成一人傷亡。

6月27日、6月28日、7月17日,洪水還來過3次。經歷過22日轉移的石角社區居民不再慌張,社區黨支部的隊伍讓他們心裡有了底。“代主任的敲鑼聲沒響,雨再大我們都睡得著。”有居民這樣說,“一旦敲鑼聲響了,那就聽黨員干部指揮,沒得問題。”

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

一個縣城的秩序恢復

3天完成所有街巷、商鋪和住戶淤泥垃圾清理,用水、用電、交通等問題也同步協調解決,黨員干部組成一個個小分隊,開始走訪貧困戶、低保戶、五保戶。

大水退去留下一片狼藉,干部群眾走上街道上清淤打掃,干得起勁。

7月11日,位於珠江上游的融江河水猛漲,下午4點50分,融江融水水文站洪峰水位超警戒線5.27米,廣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積水最深處達兩米,街邊店鋪一層幾乎全部被淹沒。

7月12日凌晨,洪峰過境,水位開始慢慢回落。

“店裡到處是污水,貨架被沖掉,四周全是腐木和垃圾,一片雜亂。”融水鎮城中社區商戶韋耀足說,“當時可把人愁壞了!想打掃卻無從下手。”不止韋耀足,同街道的鄰居大多面臨一樣的處境。

“請支部黨員同志帶頭,組織大家幫忙清理,從受災最嚴重的街道開始!”初步了解情況后,城中社區黨支部組織委員、主任陶君在黨支部群裡發布信息,要求黨員帶頭攻堅克難,助力災后快速恢復生產生活秩序。

“我們來幫你!”韋耀足正一籌莫展,來了一個11人的清淤小隊,3名黨員加8名志願者。他們鏟污水、沖淤泥垃圾,街道的居民也陸續加入進來,不到一天,整條街道恢復如初。“社區干部胸前都佩戴著閃亮的黨員徽章,有災有難了,他們就是主心骨。”韋耀足說。

水退的第二天清晨,社區的主街道就已基本清理完成。“我們幾乎每年都會遭遇洪水,相關預案早已做好,支部書記帶頭、黨員爭先,分片分區開展,關鍵時刻拉得出、頂得上,所以我們隻用了1天基本完成了清淤和消殺工作。” 城中社區黨支部書記范學說。

一天下來,范學沒顧上吃飯,手上也多了幾個血泡,淤泥和垃圾拉走了一車又一車。城中社區黨支部,除了在外流動黨員和老、弱黨員外,其余32名黨員均參與抗洪救災工作。

關鍵時刻拉得出,平常功課要做足。范學介紹,城中社區黨支部早已把基層黨建工作常態化、制度化,平時通過各種服務群眾活動,著力建設“服務型社區”。

與城中社區相鄰的城南社區地勢低窪且人口密集,洪水退后,社區居民忙著清洗家具、掃淤泥、做消殺。剛剛完成清淤交班的城南社區副主任、黨員李毅簡單清洗了身上的淤泥,來不及吃飯,便拿著早就准備好的盒飯和水往社區孤寡老人唐瑞春家趕去。

為快速恢復生產生活,融水以支部組織黨員、黨員帶動群眾,全力開展各項工作,大水退后又建起一座保穩定保民生的“紅色堤壩”:1天完成了44條街巷清淤工作,交通基本恢復通暢﹔3天完成所有街巷、商鋪和住戶淤泥垃圾清理,共清理淤泥垃圾400多噸。

用水、用電、交通等問題也同步協調解決,黨員干部組成一個個小分隊,開始走訪貧困戶、低保戶、五保戶,了解受災情況,研究救災措施……

《 人民日報 》( 2020年07月28日 19 版)

(責編:段晨茜、閆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