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官方网站

不忘初心,不负人民

张云飞
2019年07月01日17:37 来源:南方日报

将不忘初心和不负人民统一起来,必须始终牢记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造福人民,必须始终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和落实到治国理政的全部工作中。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关键是要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做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真正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牢记和强化中国共产党的鲜明政治特征

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明确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运动,或者是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指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鲜明政治特征。

从中国共产党历史来看,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始终强调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党章明确规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之外,我们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不论任何时候,我们党都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决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和凌驾于群众之上。因此,我们党才能真正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和爱戴,从而为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提供了根本的政治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因此,牢记和强化我们党的政治特征,必须努力做到不负人民。

科学认识和把握我们党治国理政的规律

长期以来,我们党不断提升对共产党治国理政规律的科学认识,要求将坚持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统一起来,将不忘初心和不负人民统一起来。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无产阶级政党,自觉地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既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又是实现人的解放和人的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人民性的统一。这里的人是具体的历史的人,主要指从事历史活动、创造世界历史的人民群众。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历史活动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发展,必将是群众队伍的进一步扩大。因此,将马克思主义运用到治国理政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将不忘初心和不负人民统一起来。

共产党是以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奋斗目标的无产阶级政党。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过程。对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而言,更是如此。当下,中国共产党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统一。无论哪一个层次的理想,都是为了人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因此,将社会发展规律运用到治国理政中,必须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将不忘初心和不负人民统一起来。

中国共产党坚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筑牢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根基。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政治变革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因此,相信谁和依靠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马克思主义政党和其他党派的标准。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就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因此,将坚持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运用在治国理政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将不忘初心和不负人民统一起来。

总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要求我们党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不忘初心和不负人民统一起来。

坚持和完善我们党的事业的人民性政治取向

将不忘初心和不负人民统一起来,必须始终牢记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造福人民,必须始终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和落实到治国理政的全部工作中。

从党员个人修养来说,要通过学习理论尤其是学习和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努力掌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站稳人民立场,进一步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提升个人的道德境界和思想境界,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从社会主义建设来说,要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和落实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一方面,要将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政治需要、文化需要、社会需要和生态环境需要,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通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改革和完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的制度,保证人民群众的经济权利、政治权利、文化权利、社会权利、生态环境权利,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保证人民群众真正当家作主。

从党风廉政建设来说,要通过全面从严治党,切实解决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问题,这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党执政以后的最大危险。因此,必须坚持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制度建设、廉政建设等多管齐下,切实解决党内存在的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忽视群众的问题,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必须从思想和制度等多方面入手,坚决反对腐败,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进行斗争,坚决不允许既得利益集团的存在。要虚心接受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清白为官、干净做事、老实做人。唯此,才能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编:王静、闫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