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出让人民放心满意的好建筑——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名誉院长王小东
“我的初心就是做一个好建筑师,能为新疆设计出更好的建筑,我将一生无憾。”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名誉院长王小东时常挂在嘴边的话。
1963年,王小东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毕业,第一志愿就报名到新疆从事建筑工作。至今,王小东仍勤奋工作在建筑设计和理论研究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入党时的铮铮誓言。
■精心设计新疆建筑
进入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领域后,王小东的作品始终关注对“建筑文化”的思考和实践。
1989年,王小东开始设计库车县龟兹宾馆。在龟兹宾馆的空间和平面总体布局上,王小东借鉴了当地特色,把院落式的基本格局应用于宾馆布局当中,还设计了葡萄架下的歌舞场地。“这样既满足了干热气候地区的通风与降温需求,又照顾了当地传统生活习惯。”王小东说。
在新疆国际大巴扎的设计中,面对丰富的文化资源,王小东运用“减法原则”以“新疆”为核心元素进行取舍,大量重复使用半圆拱、圆顶、平尖拱,采用新疆传统建筑的外墙工艺砌砖图案等。2003年,新疆国际大巴扎建成,成为乌鲁木齐市的地标性建筑。
■用心改造喀什老城
50多年来,王小东主持设计的项目不胜枚举,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无疑是喀什老城改造。
喀什老城内的房屋大多是生土建筑,年久失修,已不能承受地震等自然灾害。2008年,王小东受邀对喀什老城进行前期论证,在喀什老城区阿霍街坊进行了保护改造的试点工作。
调研之后,王小东形成了“尊重人、尊重社会、尊重历史、尊重环境”的改造思路,在保证新修房屋抗震设防烈度达到8.5度的安全性要求的基础上,保持原民居风貌,居民以就地返迁为主,住户参与设计。
“喀什老城区阿霍街坊改造”项目获得了第二届中国建筑传媒奖居住建筑特别奖,组委会官方网站的获奖理由是:喀什老城区阿霍街坊改造打破了以往政府大包大揽的习惯做法,每户居民自己参与设计,让居民充分实现富有生活特征的自己家的理想。设计在满足了旧民居的抗震、功能等方面需求的同时,很好地保持了老城区的风貌。
■潜心探索创作方向
王小东在建筑创作中始终坚持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这种坚持成了他获得业界认可的关键。
1999年,王小东从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的岗位上退下来,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继续从事建筑创作。他设计了红山体育馆、新疆博物馆等诸多作品,也曾荣获国际建协授予的“罗伯特·马修奖”(改善人类居住环境奖)、我国建筑师最高荣誉奖——梁思成建筑奖。这些并没有让王小东自满,他更加专注于设计好作品。
在业界对新疆建筑创作的关注达到高潮的同时,新的焦虑和期望出现了:希望新疆建筑创作更上一层楼,不能停留在符号的应用上。在王小东看来,这是一个很难跨越的高度,但他并没有退缩。
从上世纪90年代起,王小东的作品都力图突破符号化,利用传统建筑的基因去改造。比如在伊犁大剧院项目中,他力图把当地文化观念、审美趣味、人文风俗通过各种建筑语言集中体现出来。在建筑作品中,他不断探索用经典的传统建筑语言和空间构成原理,用最少的符号结合现代化,发挥建筑群体的魅力。
尽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不断创新、突破仍是王小东孜孜以求的目标。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