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官方网站

八小时外“兜兜转转”听意见找问题

上海市闵行区探索形成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做法,于城市细微处提升百姓获得感

2019年12月20日14:12 来源:解放日报

在闵行吴泾镇,一条1.5公里长的永德路,因为热闹繁华,被当地居民称为“小南京路”。但因其背街小巷里的垃圾乱堆、污水横流等问题,周边5个小区居民一直有着繁荣背后的烦恼。不过,最近,人们发现这条商业街里里外外焕然一新,吸引了附近百姓纷纷在晚饭后前往散步、休闲。

原来,前不久,针对永德路的背街小巷问题,吴泾镇里开展了一个多月的系统整治,并成立了由居民区党组织、物业公司、商户等各方力量组成的“美丽街区专委会”,进行常态化的自治共治,实现了街区面貌“大变样”。而“小南京路”背后“隐情”的发现,源自镇领导在工作之余、规定路线之外的“兜兜转转”。

主动走下去,确保民意“上得来”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期间,吴泾镇建立了领导班子“八小时外看吴泾”制度,去沿街、马路、田间等地方听群众意见、给自己“找茬”,仅11月4日到12月15日就发现27条问题,目前已整改20条,于城市的细微处提升百姓获得感。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闵行区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调查研究作为制定政策的基础、发现问题的手段、了解需求的途径、联系群众的方法,敞开大门听意见,探索形成了一系列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特色机制和经验做法。

“一条五六米长的‘喉咙口’小路,困扰了我们10多年,最近终于被拓宽了,居民纷纷给街道和区里写感谢信。”潘簋华阿姨,是古美路街道梅莲苑的老居民。她告诉记者,小区东门紧挨着中环线,门外人行道只有1米宽,居民买菜、看病、送孩子上学都经过这里,行人和非机动车经常挤在一起。然而,由于这里地处闵行区与徐汇区交界、牵扯多个部门,而且沿街商铺属于合法建筑,很难找到整治突破口。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古美路街道班子成员带队12个小组,结对39个居委会,深入基层问需求,“捕捉”到了这个看起来微小、实际复杂的民生难题,立即与梅陇镇携手多次召开协调会。最终由梅陇镇负责做商铺补偿,古美路街道负责施工,将沿街商铺“切掉”2米宽,实现“让路于民”。

主动走下去,广开言路、畅通渠道,确保民意“上得来”。据了解,开展主题教育以来,闵行区委常委选择情况较为复杂、问题矛盾多、工作难度大的街镇、居村、企业作为联系点,每人联系1个街镇、1个居村、1家企业、1个重点项目、1名高层次人才,深入基层了解真实情况,以定期接访和日常接访下访相结合的方式,对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难点纠纷,亲自过问、协调处理。区委统战部则将调查研究纳入每周工作计划,各条线分管领导每周固定走访1—2家统一战线成员单位,做好问题记录,形成问题清单,以部长沟通会的形式进行每周情况通报。

“会诊”“转诊”推动问题整改到位

“把脉问诊”只是发现问题,解决整改到位才是最终目的。主题教育中,闵行浦江镇每两周举行一次基层问题“集体会诊”,专题商议基层发现的重点难点问题,镇党委书记亲自抓,班子领导逐一领;对于镇层面一时无法解决的,由分管领导或职能部门牵头,及时向上对接,做好“转诊工作”,推动问题整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该镇共收集各类意见和建议72个,已协调解决67个。

马桥镇则聚焦农民集中上楼安置工作,根据调查研究中了解到的村民实际需求情况,修订《平移建房操作办法》和《上楼安置操作办法》,回应村民合理诉求,保障村民合法利益,两周内全面完成第一批安置签约工作,预计年底前可全部完成同心村平移建房、上楼安置工作。

闵行还注重以制度创新激发新动能,确保主题教育成果的常态长效。目前,该区已制定《区委常委会联系服务群众制度》,进一步完善常态化的联系服务机制、全覆盖的民意反映机制、全过程的问题解决机制,实实在在联系百姓、服务群众、解决问题。区房管局建立了“三个一批”落实机制(即局领导牵头协调一批、督查督办一批、备案跟踪一批),及“四个逐一”工作机制(即逐一联系问题提出单位、逐一研究协调、逐一提出解决措施、逐一核实推进情况),将调查研究与整改落实有机结合,推动整改显实效。

(本报记者 黄勇娣)

(责编:段晨茜、闫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