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廷·巴特尔委员——带牧民过上好日子
天刚蒙蒙亮,廷·巴特尔就开始了忙碌。他要赶在来学习经验的牧民之前,把自家的活儿干完。“都65岁的人了,还像年轻人一样。”廷·巴特尔的妻子额尔登其其格说。
廷·巴特尔现任全国政协委员。这些年来,他用勤劳的双手,把自家严重退化的草场变成了绿洲。2019年,他还接待了1万多人次组团或单个来他家取经的牧民。他当过党的十八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是全国劳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在当地家喻户晓。和他的名字一样被人熟知的,是他在实践中总结的减羊增牛的畜牧业养殖法。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的养牛大户达胡巴雅尔,是廷·巴特尔的得意弟子之一。6年前,达胡巴雅尔决定把父亲经营了一辈子得来的1000只羊全部卖掉,改养60头牛。老父亲气得好几天睡不着觉,父子俩闹了矛盾。
对达胡巴雅尔而言,这是他学习廷·巴特尔的养殖经验、精心测算后作出的决定。“牛出栏后,我家的收入非但没受影响,草场也恢复得更好了。”达胡巴雅尔笑着说,“现在比过去轻松多了,这多亏了廷·巴特尔大叔的养殖法。”
廷·巴特尔的养殖法,说的是1头牛和5只羊的经济价值相当,但5只羊有20只蹄子,喜欢刨着草根吃,对草原破坏大。1头牛只有4条腿,只吃草尖,不影响草的生长。显然,同等收入下,养牛对草原的破坏程度远低于羊,付出的辛劳也要少得多。如今,“减羊增牛”已成为锡林郭勒盟重要的发展战略,不仅富了牧民,还绿了草原。达胡巴雅尔就是在这一理念下受益的新一代牧民。
将这一理念加以推广,让草原生态好转,牧民增收,是廷·巴特尔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最开心的事。去年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廷·巴特尔在人民大会堂委员通道上,向全国人民讲述了自己的想法。回到家后,他自加压力,要给其他牧民树个样子。平日里,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廷·巴特尔说:“只要牧民们能有所收获,我就满足了!”正因如此,即使再忙,他也从未拒绝过前来学习经验的牧民。同时,他还广泛听取其他牧民的意见,加上自己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准备自己的提案。他总觉得,设身处地听听牧民的声音,把牧民的需求带到全国两会上,是更有意义的工作。为此,廷·巴特尔围绕牧区道路、信息网络、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深入了解牧民意见。
在廷·巴特尔看来,把草原保护好,再把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好,让牧民们过上新生活,享受电器、网络带来的便利,这就是理想的好日子。为了让更多牧民尽快过上理想生活,廷·巴特尔进一步总结经验:在生产经营中必须找到收入最高点、支出最低点、生态最好点和劳动强度最弱点。“我想,这对全国牧民都是适用的。今年我还将深入阐述这个想法,让更多人了解。”他说。
他是大伙贴心人(记者手记)
近些年,没少采访廷·巴特尔。每次采访对于记者来说,都是一堂生动的课。多年来,廷·巴特尔始终为牧区的发展、为牧民的富裕呼吁着;还用自己的行动和成果说服牧民,赢得他们的信任。说真话、讲实话的他早已是家乡牧民的主心骨,也是草原名副其实的代言人。
奋斗的真谛、拼搏的历程,廷·巴特尔用实践影响着成千上万正在努力的牧民。
《 人民日报 》( 2020年05月08日 06 版)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