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官方网站

(讲述·一辈子一件事)

执着于“南茶北移”六十载,张淑珍——上山下田 商南茶香

本报记者  高 炳
2020年06月11日08:0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人物小传

张淑珍:1937年生,陕西商洛人,商南县茶叶站原站长。她大学毕业后,扎根商南贫困地区,近60年来克服重重困难,创造了“商南自古不产茶,如今茶青漫山坡”的奇迹,是广大茶农脱贫致富的领路人,为商南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她的事迹曾被改编成电影《北纬三十三度》,她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曾任中共十三大、十四大代表。

 

一袭红棉缎,一双锦织鞋。83岁的张淑珍鬓染霜发,举手投足间,难掩书卷气。

清晨薄雾里,汽车缓缓驶过山间茶园。张淑珍听闻路边茶树花开,忙让司机停下车。她挽起裤腿,拨开身边的蒿草,手脚并用爬上田埂,察看茶园里草木长势,动作利落又干练。

“书卷气”也能如此“接地气”。秦岭深山里,这位耄耋之年的“茶叶奶奶”,上山下田与“茶”结缘,已有近六十载。

“要用今生所学,造福商南百姓”

“没有张淑珍,就没有商南茶。”走进陕西商南县,听到最多的就是茶农口里这句话。

1961年,20多岁的张淑珍从西北农学院毕业,与爱人焦永才一道,放弃了省里的工作,主动要求派往“祖国最需要的艰苦地区”。

坐上拖拉机,两人在秦岭里颠簸了一天半,辗转抵达山大沟深的商南县林业站。初来乍到,下乡调研,百姓日子过得苦,看得张淑珍直掉眼泪。

“住进茅草房,穿的破衣裳。晚上溜光炕,白天没有粮。”村里大娘自己吃发酸的浆巴糊汤,却拿出攒下的鸡蛋给了这位“城里来的姑娘”。老乡质朴又热情,让张淑珍心里非常感动,她决定“要用今生所学,造福商南百姓”。

学林业出身的张淑珍,开始尝试栽植经济树种。她先后引种桉树、油茶,种桑养蚕,但效果都不理想。有一次,县上领导、老红军梅光华来调研,问张淑珍:“我在安康打游击时,看到山坡有很多茶树,老百姓年年采茶卖。咱商南,能种茶吗?”

在我国种茶历史上,茶叶适生区大都在北纬30°以南。商南,地处北纬33°44′,从无种茶先例。“茶树栽培临界线,真的不能逾越吗?”张淑珍决心试一试,“科学规律,基于以往的成功经验。但既往经验,更要不断地求索、创新。”

开春,张淑珍将10公斤茶籽种在苗圃里,买来的305株茶苗栽在西岗。不料赶上大旱,无一成活。1964年,又移栽700余株茶苗到捉马沟,后来相继死去。

“照书移栽,咋都活不了?”张淑珍整日苦闷,却也不甘心。丈夫建议她换个思路,“为啥不直接播种呢?”

一语惊醒梦中人。1967年,张淑珍再次点种茶籽,3年后从苗圃采茶,经手工炒青,收获茶叶3斤8两。这3斤8两茶叶背后,凝结着200多万字的数据支撑:土壤、水分、伏旱分析,与江南茶区差异性指标研究……为采集一手资料,张淑珍披星戴月、翻山越岭。

而深山小城里,“南茶北移”的大幕,正徐徐开启。

“不能总是坐享其成,要敢于蹚出新路子”

茶坊,一个以“茶”命名的村庄,离县城不远。千百年来,茶坊村却既不产茶、也不卖茶,徒有其名。1971年,经过勘查规划,商南县第一个茶园在此开建,“茶坊无茶”随即成为历史。

“那是个冬天,茶坊的荒草坡里,核桃幼苗稀稀拉拉。”张淑珍清晰地记得,村里的动员会上,老乡们听得认认真真。“明天起,咱都来垦荒,开茶园!”

第二天天蒙蒙亮,刚打开门,漫天鹅毛大雪。张淑珍心里一凉:“开茶园,怕是要黄了吧。”冒雪走到村头,却见上百人挥锄舞锨,在凛冽的寒风里热火朝天地工作。

“张老师,你有文化,咱们跟着你干!”当时,村民赵诗荣正带着大伙儿铲割枯黄的鹅观草。大伙儿兴致高,个个头上冒着汗。张淑珍心生感慨:“商南百姓的毅力与坚韧,值得我学习一辈子!”

辟茶园,种茶籽。转眼3年,茶坊村采茶500斤,为“商南无茶”的历史画上句号。张淑珍和百姓一道,在北纬33°创造奇迹,将种茶地向北推进了数百公里!

栽植推广,技术先行。在县里支持下,张淑珍开设学习班,点种、采摘、杀青、炒干,手把手教导每个环节。“茶园高产,农民才有收益。”张淑珍扎进茶园,试验出“松土保墒,疏花疏果”等丰产措施,让茶叶亩产提高了5倍。短短几年,商南建成茶场36个,开荒种茶2万余亩。

茶树丰产了,可卖得咋样?1984年底,商洛地区供销社茶叶严重滞销。一听销售渠道堵了,全县的茶农都急了。

“茶叶,卖出去是宝,卖不出去就是草。”已担任商南县茶叶站站长的张淑珍思来想去,召集36家茶场经营者,提出成立国企“茶叶联营公司”,集产、供、销于一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有头脑,有魄力!”这个石破天惊的想法,得到大家一致赞同。翌年春,销售茶叶1万公斤,营业额11万元;不到10年,茶叶产量翻了40倍,产值超过2000万元。

“不能总是坐享其成,要敢于蹚出新路子。”谈及商南茶叶的“转型路”,张淑珍的话语里满是果敢和坚毅。

“从拖拉机驶入秦岭那天起,就已决定在这里扎根一辈子”

清明过后,再访茶园,绿意盎然。站在山坡回望,茶坊村里白墙黛瓦,像一颗星星镶嵌在秦岭深处。如今,村里有1200亩茶园,几乎每户都种茶。昔日旧茶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自从茶坊村有了‘茶’,完全变了个模样。”走进茶园里,村支书赵力本感慨。这个当年跟在爷爷赵诗荣后面、雪地垦荒的小孩子,转眼已过知天命的年纪。

时光荏苒,不仅茶坊在变,“茶叶姑娘”也变成了“茶叶奶奶”。继任者刘保柱深情感慨,“老站长奉献一生,给我们后辈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前些年,老站长患了癌症。她在西安刚化疗完,回到商南第二天,就让人搀着去了茶园。”刘保柱仍记得,茶农们看到张淑珍头戴圆帽,头发、眉毛都脱光了,止不住哽咽。“现在,我们扛起了接力棒,要用实际行动向老站长致敬!”刘保柱说。

如今,商南已成为我国西部最北端的新兴茶区。截至2018年底,全县共建茶园25万亩,年产茶叶5600吨,产值达9亿元;发展茶叶大户4200多户,带动贫困户2.4万人;试制出六大系列、30多个茶品种……

“茶圣九天应回首,茶经补写商南茶。”奋斗一生的张淑珍,感动了无数人,其事迹被改编成电影《北纬三十三度》。

退休后的张淑珍,并没有闲着。上茶山、进茶场,研究茶叶新技术。“回想过去,从拖拉机驶入秦岭那天起,就已决定在这里扎根一辈子。”云淡风轻的张淑珍,向记者讲起了她和丈夫百年之后的心愿。

“我俩有个约定:骨灰要撒在商南的林场里,给树木做肥料。不起坟头、不留痕迹,只愿清风拂山岗。”张淑珍动情地说,“林业人,最怕有火灾。我俩没坟头,就可以不烧纸。春雷阵阵,与我为伴;风吹松涛,就是最美的歌……”

 

张淑珍,值得我们敬佩(记者手记)

在秦岭深处,一扎一辈子。是怎样的精神信念,让张淑珍坚守一生?临近采访结束时,这位82岁的老人讲述了她的童年往事。

张淑珍幼年丧父,自打记事起,就跟母亲学织衣染布,补贴家用。她做梦都想和两位哥哥一样,进学堂念书,但在旧社会里,这无异于天方夜谭。1949年,12岁的张淑珍终于圆梦:在新社会里,她背起书包,用自己的天赋与努力,改写了人生之路,也改变了商南百姓的日常生活。

“我这一辈子,都感念共产党。”采访中,张淑珍多次提及这句话。长大后,她也光荣入党,把自己的热血与青春,奉献给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如今耄耋之年,“只愿清风拂山岗”,回首处,初心所寄,秦岭深处闻茶香。

《 人民日报 》( 2020年06月11日 06 版)

(责编:谢倩、闫妍)